俄、乌开战近7周来,成为很多媒体节目唯一的焦点,但是资讯太过纷乱,它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争」?有人说它是一场「超限战」,对吗?
《超限战》是1999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由中共解放军两位学者合着:乔良少将与王湘穗大校。同年5月,美国军方「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美国《华盛顿邮报》长篇专文介绍此书,认为是「40年来中国作者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有些夸张,但美国军方真的很重视此书,因为同年美国军情系统与中情局联合翻译《超限战》,列入西点军校课外读物,并且「高级将领人手一本」,海军学院也列为教材。
然而,真正让此书声名大噪的是两年后的「911事件」,小布希总统在电视上说:针对纽约世贸大楼的「恐攻」就是「战争」,等于改变了「战争」的定义。许多人找寻血溅美国本土的原凶,讉责就是此书教导了恐布份子。美国小布希政府的大战略转因此从针对中国改为全球反恐战争,中国江泽民政府获得了可贵的战略发展机遇期。2001年,中国在美国协助下,加入WTO,展开一段长达20多年的经济奇蹟之旅,此为后话。
一年后,《超限战》在亚马逊上市,据说是盗版,书名被改为《无限的战争-中国政府摧毁美国的绝妙计划》。这才真是跨张,以中共的风格,怎么可能公开自己对抗「美帝」的大战略细节?不过,也可以看出,在那个美、中表面上交往的年代,意识中仍潜藏着「我知道你一直都想灭了我」的认知。
究竟何为「超限战」?
按作者的定义,「超限并不等于无限」,而是「超越界限和限制的战争」,「在更多的领域和方向上组合机会和手段,以实现既定目标」。换言之,以俄乌战争为例,不论普京的目标是占领整个乌克兰或只是扶植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他若自限于只使用军事手段,就不算执行超限战,而是传统战。
依上述定义,美国的战略与战术作为反而更符合「超限战」的要义: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把俄罗斯部份银行踢出SWIFT系统+号召国际停购俄罗斯能源与粮食+在国际媒体称普京为「战犯」+提供可以拖延战事的武器给「代理人」耗损俄罗斯的国力+推动北约以情报支援乌克兰对抗入侵的俄军+在联合国提案讉责俄罗斯并鼓动暂停其人权理事会员资格+冻结俄罗斯的外匯 . . .
反正──就是军事上──不在乌克兰战场对俄罗斯直接对开火,这些作为被媒体形容为「粮食战」、「金融战」、「舆论战」、「科技战」、「情报战」,其实统合来看,不就是散布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上」的全面开打与厮杀=超限战吗?
看来,当年那些美国军人们的书没有白读,造就今天中国人教美国人打俄国人的一段「因缘」。
不过,正面思考,美国拜登政府这回的「示范」,对世界也有好处,它为大国权力转移之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崛起的挑战国与既有的国际秩序支配国之间,不见得要真刀真枪血肉横飞一番,打一场超限战也可以决定国际盟主地位谁属?不过,「战况」仍可能很惨烈,尤其,周边小国都不可能坐壁上观。
咦?或者,美国对中国先发制人的超限战己开打了?科技战不就是吗?
(本文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