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新冠本土确诊病例数爆增为1209例。中央疫情指挥官陈时中在本周二新增551例本土确诊病例时表示,这个月底单日破千,「几乎一定会发生」,没想到破千的时间比他的预测来得更快更猛;事实上,担任防疫指挥官2年多来,陈时中对疫情的研判几乎都落后现实。

另一个也同样常常预测掉漆的是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日前他在接受亲绿名嘴访问时表示,预期猪肉、肉鸡的价格将会上涨。其实早在上月中旬,冷冻食品公会就曾发文给农委会,提醒近期鸡肉供给将出现短缺;公会希望政府赶紧研议必要的措施稳定鸡肉价格。

不知道当时农委会是不是把公会的公文直接冷冻起来不管,才会毫无作为,甚至1个月后才告诉民眾,鸡肉价格要涨啰!身为农业最高主管,陈吉仲对价格变动的感受也未免太迟钝了吧!

冷冻食品公会之所以会「预知」鸡肉将出现供给不足、价格上涨问题,是因为鸡蛋价格从去年11月开始飙涨,到了12月下旬涨到了34.5元,接着春节鸡蛋需求大增,但农委会却没有採取任何平衡供需的措施,放任国内陷入缺蛋危机。公会知道缺蛋危机之后就是鸡肉供应量不足,但农委会显然不知道,因此公会才会急得赶快发函提醒农委会。

俄乌战争2月24日开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画署3月初发布报告指出,全球粮荒问题将更为加剧;联合国农粮组织3月中报告也指出,粮食价格将上涨8%至22%。而后,陈吉仲在面对国际小麦价格上涨的问题时,呼吁民眾可以改为多吃米饭,被立委批为「现代晋惠帝」,陈吉仲辩称,国际小麦价格大涨,国人本来就应以米食替代昂贵的小麦制品,认为自己并没有说错。

问题是,并不是只有小麦制品涨价,各类食品的价格都往上飙了。主计总处刚发布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达3.27%,创9年半以来最大涨幅,国内通膨压力持续升高。其中,涨幅达5.26%的外食类,创下159个月以来新高。另外,蔬菜类的价格更是上涨了24.35%,难道陈吉仲又要叫大家少吃菜、多吃肉吗?但陈吉仲不是说,猪肉、鸡肉要变贵了吗?那民眾到底可以吃什么?

蔡政府习惯粉饰太平,面对执政出槌,官员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刻意淡化,让民眾以为没什么问题。于是,陈时中保守预估疫情的发展;陈吉仲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动后知后觉;经济部长王美花说台湾绝无缺电问题;外交部长吴钊燮说不能使用「中华民国」,只可以用「台湾」名义参与在邦交国帛琉举行的「我们的海洋大会」(OCC),是一大进步等,真是见鬼了!

因为执政者不愿正视问题,才会一而再、再而三错过可以修正、调整、改进的机会。新冠疫情已延烧2年多,从疫苗、快筛试剂、PCR试剂到药品,陈时中一路落后部署,陷国人于染疫风险中;疫情加上俄乌开战,让粮食自给率本来就过低的台湾面临粮价高涨的考验;电力不足、外交困顿更是昭然若揭,但官员如酒囊饭袋,天天虚应故事、谎话连篇,可悲復可恨。(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问题 #公会 #陈吉仲 #农委会 #陈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