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后,台海也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对于两岸军事衝突的可能性,尤其表示关切。美国政界人士近期频频访台,他们根据乌克兰的抗俄作战经验,认为应作好台海战争的准备:台湾应加强作战意志,充实作战粮草;美国则须未雨绸缪,提供台湾必要的武器装备。
美国对于乌克兰的支持是跨党派的,有人更嫌制裁俄罗斯的力道不足。美国「挺乌抗俄」的立场,也明显反映在「挺台抗中」的政策上。换言之,无论是针对目前的俄乌战争,或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争,美国都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採取不同形式的介入。
看来拜登政府已作好东、西两线树敌的心理准备。美俄关系因乌克兰战争而濒临破裂边缘,中美关系不可能因美国鼓励台湾备战而不受到影响。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维持「战略模糊」的两岸政策,美国仍可保留「抽身而退」的自由活动空间。
兵法有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只要对岸不放弃对台用武的主张,两岸就一直存在兵戎相见的可能性;但台湾在「备战」之余,更不能忽略「避战」的重要性。因为台湾人民关注的是战争能否「可以避免」,而非「不可避免」的问题。我认为执政当局应避免误判形势,使台湾成为战争的引爆点。
第一,不要认为「朋友的敌人,必然就是自已的敌人。」国家利益才是画分敌友的标准。例如,美国在欧亚的民主同盟,并非在制裁俄罗斯时与美国採同一步调,其中印度的表现尤其凸出。印度仍与俄罗斯维持密切的军事合作与经贸关系。由于美国无法视印度的「忠诚」为理所当然,反而让印度站在「待价而沽」的有利位置。
第二,不要夸大乌克兰事件对中共对台「和战」选择的影响。发展是「硬道理」,中共已根据 《十四五规画与2035年远景目标》,对今后5年和15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路径,作了全面性的规画。我认为中共的对台政策会「按表操课」,而未来最有可能促使中共武力犯台的因素是:中共确认美国的「联台制中」,已威胁到它的发展利益。
第三,一旦中共决定对台用武,它不会让两岸战争出现「长期化」及「复杂化」的情况,这是中共从俄乌之战汲取的经验。俄罗斯因错估形势轻启战端,让自已陷于「尾大不掉」的困境。战事拖的越久,本身受到的耗损越大。
第四,台湾的核心利益是生存和发展。要营造台湾的安全环境,就必须体会两岸「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的道理。换言之,台湾应维持两岸的正常交流和建立对话管道。两岸「鸡犬相闻,不相往来」,不符合台湾的民意和安全利益。
(作者为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