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写字楼里的职场男女重新回到厨房阵地,却发现,自己对食材的处理和保存十分缺乏经验。一时间,如何保存蔬菜肉类的文章占据了头版头条,成了争相传阅的生存宝典。
其实,上溯一到两代人,人们还有对粮食紧张的记忆,会提前准备一家的口粮。耕地的农家一般都有一个存放粮食的地窖或者堆放稻谷的空地,城里人也往往有挤满一整个阳台的大白菜,储备一整个冬天。
在其他国家,也有这样一群人,即便身处现代都市,处于和平年代,也时刻把粮食的紧迫感带到日常生活里。
在美国,这样的人被称为「prepper」,他们的仓库里有应急发电装置、急救包、生存刀具,还有能存放20年的罐头和压缩饼乾,时刻盘算着自己仅靠这些囤货能活多久。
这样的「末日主义者」在美国中西部并不罕见。一部分极端宗教主义者,他们真情实感地相信世界末日的来临:「到了大洪水时代,那些不会生存本领的人都将成为达尔文法则下的牺牲品。」还有一部分prepper是担心战争、瘟疫、动乱、灾荒。
同时,美国中部地区常年遭受飓风和龙卷风的袭击,西部的加州也处于地震带上,为了躲避地面灾害,往往需要藏身地下室。遇到断水断电的情况,这些「末日存粮」将派上大用场。
美国超市里售卖的急救食品「emergency food」大多是超长保质期的罐头、压缩饼乾、意面以及冻乾肉块。要想达到15年以上的保质期,对包装材料和乾燥技术都有很高要求,食材的选择也颇为受限。
换句话说,生产商和购买者们考虑的是「能不能长期储存」,「能不能提供足量卡路里」。至于「好不好吃」,那是另一回事了。反正网站上列出来的都是蛋白质含量、重量、卡路里等信息,对于味道绝口不提。
而日本的灾害粮,就在储存性、便捷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日本是一个地震、海啸多发的国家,所以每家每户都准备了应急的粮食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搬家到新的街区,也能收到一份防灾手册,指导你做相应的储备。
这些紧急情况下的食品被称作「非常食」(「非常用保存食」的简称),保质期一般在2-5年,日本家庭会定期清点一遍这些食物,及时更换补充,也会吃掉即将过期的食物,顺便品鉴一下,哪款比较好吃,可以多囤一点。
多发的自然灾害和民间的防灾教育催生出了庞大的「非常食」供应市场。开发出受人喜爱的赈灾粮是很多食品企业的骄傲。
很多博主会测评市面上的相关产品,拍摄试吃视频。每年日本媒体也会评选出最受欢迎的「非常食」,成为大家购买时的风向标。
很多知名食品品牌都开发了相关产品,让人们在非常时期也能吃到熟悉的味道。比如吉野家的罐头,有经典的牛丼、猪肉丼,保质期3年,和门店里口味相当,是近几年大家最爱囤的「非常食」之一。
果蔬汁国民企业KAGOME也推出了3年质保的「长期保存版」果蔬汁,每瓶果汁可以满足一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摄入量,还有蔬菜粥和番茄浓汤,让被困家中的人保证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最近风靡日本的还有Bo Lo』Gne的罐头麵包。在罐头内保存三五年后仍然能保持松软的口感,因此大受欢迎,一度很难买到。甚至很多人到手就直接打开吃了。
日本有一家专做应急食品的品牌叫做Onisi(尾西)。它拥有多种食材处理的专利技术,是赈灾粮市场里当仁不让的「老大」。
Onisi的拳头产品就是 「阿尔法米」,一种经过淀粉预糊化处理之后再脱水的米饭,可以保存至少5年。使用时无需加热,只要加上一点饮用水,就能把它还原成白米饭、蔬菜拌饭、金枪鱼饭……口味多样,深受民眾欢迎。
这种快捷的米饭还被民眾开发出了更多吃法。加上KAGOME的番茄汁,就能得到一份茄汁烩饭。倒入蔬菜汁,再加上一些香料,就变成东南亚风情的咖喱饭了。两个产品搭配售卖的组合也有很高的人气。
在日本,这些应急食品同样受到户外爱好者的欢迎,尤其是阿尔法米饭制品,每袋重量只有100g。在背包中拿出两袋,倒入水,一顿简易的露营午餐就解决了。一些登山用具的品牌也会用到相同的技术,生产户外食品。
囤放应急食物不只是家庭的必修课。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也会购置,并且定期更换。快要过期之前会赠送给有需要的学生、教职工,或者作为登山社团的补给。
希望大家都能储备一些食物以应不时之需,也希望你的储备永远不会被用上。(小芃)
(本文来源:「环行星球」公眾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