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茜说: 没有群体免疫、Omicron不温和。林氏璧医师发表公开信,质疑其 「对新冠用药完全误解」,指「您也骂得正确有水准一点」,认为其节目两年来 「散播恐惧」「还不够多吗?」

究竟,谁更需要骂得有水准一点?

一、新冠没有群体免疫,这已广为国际所知道了。由于持续变异的特性,越传播、越变异,旧免疫力难挡新变种,而且新冠的免疫力,不论自然感染或疫苗,都不持久,加上儿童无法打疫苗、会有长期后遗症,想透过大规模感染(mass infection)来摆脱疫情,是愚蠢、无用而可恶的。有一群人长期在讲疫苗打几%就可以开放,然后不断变更那个几%的价码,这本身就已自证是胡说八道。

二、主张共存是社会屠杀,尤其是对无法打疫苗的儿童,是无情而不负责任的残酷做法 (他们不是不愿打,而是无法打)。臺湾预防接种委员会才刚决议国小生不打疫苗,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等于是蓄意杀害儿童。儿童感染后的新冠后遗症盛行率,根据最新的全球系统性回顾分析,可能高达25%(与研究对象罹病时严重度有关),对个人、家庭与社会的长期影响,不容轻忽。儿童所面临的处境,正是我在去年英国自由日紧急国际记者会所提出的论点。

三、Omicron的intrinsic virulence(内在毒性) 根本不低,加上其狂风扫落叶般的超强传播力,所到之处对各年龄层都造成大量伤亡。不仅医疗崩溃,更因唇亡齿寒效应,对经济造成重创且出现严重的社会失序。想用大规模感染救经济,结果是害惨经济。

四、主张共存、唱和政客、替政客抹粉,并到处宣称儿童死亡率比老人低很多的人,是犯了违背医学良心与昧于科学事实的致命谬误。109年全台湾1-4岁儿童一整年总死亡人数133人,主要是车祸、溺水、先天性畸形与肿瘤等,而孕妇一整年共死亡21人,多死一人就是超额死亡5%了,怎么会夸张到认为新冠对他们造成的死亡叫做 「很低」,说比老人低很多? 樱桃应该被跟苹果比重量吗? 不断把焦点转移到老人,使人觉得死的是本来就差不多要死的,不痛不痒,同时又相较之下把婴幼儿的死亡轻描淡写。请问有哪个进步的社会不知道应该确保孕妇与婴幼儿平安的? 实是为当局抹粉抹过头。

五、抗病毒药物本来就不是谁都能用。我先前分析疫情初期的重症与死亡当中,就有约1/3的人不是抗病毒药物的适用对象,至于适用对象(长者、慢性病患者),则又常要担心交互作用。孕产妇与儿童都不在适用之列。这岂不更证明,不是会念几个药名、有钱当大爷买药,就可以大摇大摆侈言共存? 更何况,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提供普及而准确的检验(事实上PCR、LAMP核酸检测,都可以自採,而且可以即时做、即时得知结果)、也还没把药买好、还没下放,这一切,不是更证明主张共存者为虎作伥的愚昧与可恶吗? 还动不动把CDC官员拿出来秀一下,好像有一种跟在三号大哥身边的威风?

只有认知到没有群体免疫、认知Omicron不温和(这我每次投书都一再警告)、知道躺平式的共存政策本身是一种大屠杀 (美国专家在去年英国自由日前的紧急国际记者会就呼吁过了),才不会飞蛾扑火、拿人命豪赌;才会戒慎恐惧,做好应变整备,而不是愚蠢以为跟时髦很高明。动不动就说 「人家欧美都开放了」,这句话本身就是外行土包子说的;欧美死那么惨、经济跟着惨,有什么值得跟的? 倒是,人家共存之下发展出来的快速、精准、便宜又普及的检验,台湾有学吗? 呼吸道防护,台湾有懂吗? 医护出走潮,台湾准备好了吗?

术业有专攻。没学过公卫的红顶医师,可以指正别人临床知识的不足,却看不见自己的盲点,还在为执政者护航。陈女士不舍苍生的大方向是对的,瑕不掩瑜;但林医师对政策的大方向太外行,误判了,还要嚷嚷,也就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作者为健康永续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新冠 #儿童 #共存 #社会 #臺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