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中)8日在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束后会见传媒。(中新社)
李家超(中)8日在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束后会见传媒。(中新社)

对多数台湾人而言,李家超是个陌生的名字,若非此次当选第六届香港特首,相信很多人都不知他究是何方神圣。

但他的出线,却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华人社区造成的震撼与影响,在未来五年任期内,势必动见观瞻,可以预期他将会是华人圈中指标性的政治人物。

指标一:公安警察出身的有无城市治理能力?能否搞好政治?

指标二:能否落实「爱国者治港」政策?中式「一国两制」能否禁得起现实考验?

关于前者,就李家超提出的四大施政网领:强化政府管制能力、多管齐下建设更多安居之所、提升竞争力、同建关爱社会及青年上流机会等政见,应已把握住香港未来发展方向和施政重点,只要确实如他所强调的「会做事,做成事」,相信多数港人终会肯定他的。

在施政风格方面,除了要继续展现他安定社会、崇法维稳专长之余,笔者建议他不妨以「港版侯友宜」自勉自许,从仅是维持公安人员的专业偏狭角色,转型为全方位领导的政治人物形象。

同为警界出身的侯友宜,其在新北市长任内建立的行事作风特色是:超越意识形态和政党立场,解决市民实际关心的问题与困难,真正为市民福祉而全力以赴,久之必因裴然政绩而普获市民广泛支持。目前李家超仅是北京当局「放心」的特首人选,能否做到多数港人「满意」的大家长,仍属未定之天,但做为「港版侯友宜」应是值得多数香港市民所期待的。

至于后者,关系着由「港人治港」跨越到「爱国者治港」政策的成败,也将被视为是中式「一国两制」成败与否的重要指标和试金石。从西方自由民主普世价值角度言,自港版国安法制订到实施选举新制,香港已被国际社会定位并宣布「一国两制已死」,能否打破西方的价值框架,重建属于有中国特色的东方价值体系,这一任新的香港政府实是任重道远。

过去华人社会有三个民主试验区,一是「新加坡模式」的民主,公认已成功建立起相对廉能的政府。二是「台湾模式」的民主,建立的是意识型态治国且是平庸无效率的政府。三是「香港模式」的民主,由于引发3年前的重大暴乱事件,被视为是最失败的民主范例。

香港今后是否如国台办所言「展现一国两制的活力」,或是「香港特色民主的一次成功实验」,端看李家超领导的政府表现而定了。(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李家超 #侯友宜 #民主 #一国两制 #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