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大选,小马可仕以压倒性的票数胜出。选举过程中,西方媒体对他非常不友善,把他定性为「独裁者的儿子」,公开同情他的对手,好像菲律宾人民的选择是由他们来定义。

1986年菲律宾「乙沙革命」前后,我是《中国时报》驻马尼拉记者,整整待了1年,目睹了那一段动盪的岁月。柯拉蓉总统领导各派系势力凑成的新政府无法控制大局,各种势力倾轧,几乎毎天都有示威游行。右翼军人更是有样学样,不断发动政变。我经歷了两次政变的採访,第一次和平落幕,第二次政府军和叛军发生激烈的枪战,这也是我新闻生涯中第一次目睹的实战状态,不自主地感到恐惧,所以菲律宾的经验于我是刻骨铭心。

1992年总统大选时,马尼拉市已经可听到计程车司机抱怨柯拉蓉总统「没有建设」,而马可仕总统任内有许多大型的工程设施,如市内公路拓宽、捷运、大型表演厅等等,而且,政府内部依然贪污严重,社会管理松懈,治安更为恶化。这1年,马可仕的亲信许寰哥返回菲律宾参选,声势浩大。才不过6年时间,就已经出现了马可仕集团班师回朝的气派。

开票那一天非常戏剧化,菲律宾最具影响力的民营电视台ABS-CBN一路报导许寰哥得票领先罗慕斯,刻意营造许寰哥有可能获胜的政治氛围,迫使罗慕斯亲自到电视台抗议和纠正,最后罗慕斯戏剧化地逆转,以微差当选总统。菲律宾坊间一直传言,如果当年不是柯拉蓉政府动了手脚,马可仕集团早已经回来了。1998年,菲律宾前武打演员伊斯特拉达高票当选,他也公开正面评价马可仕总统。儘管后来他也被一场兵变拉下台,但也反映了怀念马可仕的政治土壤始终雄厚。

至于小马可仕,1986年随父亲流亡美国。1989年父亲过世时,他陪侍在旁。经歷了庞大的国际舆论压力、美国政府的冷漠、银行扣押帐户,以及法院要求赔偿等等所有的世间冷暖。1991年,他结束流亡,返回北吕宋家乡,从头干起。从选上眾议员,再当省长、参议员,一步步累积全国性的声望。小马可仕不是被惯坏的富二代,而是经歷大起大落,看尽人世百态的老手了。他并不迁就于乙沙革命以来的菲律宾主流歷史解释,而将马可仕执政解释为菲律宾建设的「黄金年代」。

更结构性的因素是,由于没有经过土地改革的巨变,菲律宾至今仍然是大地主政治世家轮流坐庄的国家。艾奎诺家族来自中吕宋,由于艾奎诺议员被刺的民主殉道者角色,使得艾奎诺家族掌握了歷史解释权,呼风唤雨30年,其他家族当然不甘被压制的格局。

来自民答那峨岛政治世家的杜特蒂总统,决心打破这种格局。他的政策和作风完全违反西方的价值观,扫毒战争的强硬手段被西方媒体描述成残暴不仁的独裁者,但因建立了社会的安全和秩序,深得民心。

很明显的是,这次总统大选是北吕宋的马可仕家族与菲南杜特蒂家族联手,以绝对的优势打败艾奎诺家族集团最后的势力。杜特蒂总统的女儿萨拉也高票当选副总统。这两大家族的联合势力必将延续10年以上,并主宰菲律宾的国家走向。

总之,大选的结果并不是西方媒体所描绘的民主对抗独裁势力班师回朝,而是传统政治世家合纵连横的最新结果。就像美国HBO《冰与火之歌》大戏,眼前演出的是菲律宾版本的《冰与火之歌》。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菲律宾 #马可仕 #总统 #势力 #艾奎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