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在5月2日证实,我国向美国採购代号「锐霆专案」的40辆M109A6自走炮,日前接获美方告知因为「产线排挤」,原定于2023年至2025年分三年完成交运的期程将大幅延后,最快也要到2026年才能开始交运。至于「产线排挤」的原因,依国防部长邱国正5月5日在立法院的答询内容,是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导致供货期程改变」。

产线排挤说法欠却说服力

但平心而论,「优先支援乌克兰导致生产线排挤」此一说法实在欠缺说服力。首先目前美国军援乌克兰的155公厘榴弹炮,是保养维护较容易的牵引式M777榴弹炮,而非国军所採购的M109A6自走炮。第二,目前乌克兰已经预备派员接收由荷兰与德国所提供性能较M109A6更胜一筹的德制PzH 2000自走炮;未来若要再增加自走炮,在考量性能与后勤维修保养一致性的前提下,比较可能的还是持续接收PzH 2000,而非M109A6。

至于若干媒体所报导,美国因全力加速生产M109A7,以及将库存689辆M109A6升级至A7,已使生产线满载,导致我国的M109A6交货延迟。但此一说法不仅与邱国正5日在立法院的说法不吻合;负责M109A7与M109A6的贝宜系统公司(BAE Systems)也公开否认有「产线壅塞」的情形,还强调该公司产能足以在不影响其他客户合约的状况下,提供我方需求并如期交货。这让整个军售案生变的原因更显扑朔迷离,也使人不禁怀疑,是否华府决策官员认为M109A6不符合「不对称战力系统」的标准,遂以技术理由「建议」我方主动修改或撤回此一已经完成美国国会审查程序的军售案。

然而不管生变的内情为何,国军炮兵「小步现代化」的努力再度受挫,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军炮兵战力早已跟不上时代

很少有国人注意到,中华民国除海军有2艘七十余岁的祖父级潜舰「海狮号」与「海豹号」外,陆军炮兵还有更多同样可追溯到二次大战的火炮。且与海狮级潜舰目前仅担任训练任务不同,陆军的这些祖父级火炮还继续担任战斗支援任务,甚至在常备部队的机械化步兵旅所辖炮兵营中,扮演「骨干」的角色,例如M114牵引式155公厘榴弹炮。

M114牵引式155公厘榴弹炮最大射程仅有不到15公里,连共军陆军合成旅炮兵营PLL09型轮式122mm榴弹炮的27公里都望尘莫及,遑论共军PLZ-05自走155公厘榴弹炮的40至50公里。事实上,就连国军炮兵中年龄最轻(24年)、性能最先进的M109A5自走155公厘榴弹炮,由于没有配赋增程弹,最大射程也不超过23公里。就算这次顺利引进M109A6,其30公里的最大射程也只勉强超越共军的PLL09型轮式122mm榴弹炮,仍不及PLZ-05。

现阶段国军炮兵除射程不足,更致命的是射控指挥自动化的程度太低。以M114式155公厘牵引炮为例,目前国军仍有200余门,在接战时虽然可运用国军自行开发的战、技术射击指挥自动化系统,但在火炮上仍需配合表尺座与周视镜,以人工方式计算射击诸元及装填弹药。同时因为这些火炮也没有如GPS等自主定位定向系统,必须仰赖测量班实施测地,得出阵地与目标区的方位后,再以人工运用方向盘去计算每一门炮的射向。

一言以蔽之,国军炮兵在射击指挥方面,根本是1991年第一次波湾战争之前的水准,不仅整个接战过程所耗费时间太过冗长,也使各火炮必须占领同一阵地,容易遭敌军锁定而严重影响存活率;也根本无法应付日后国土防卫战中,国军与共军所在位置快速变化、情势高度流动的战场环境。

多管火箭无法替代传统火炮

至于美方建议的替代方案,增加出售若干海玛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统,则因为多管火箭和传统火炮在战场上的任务并不完全相同,难以相互替代。例如海玛斯所发射的火箭,其中包括数百枚次弹械,能够对一平方公里的面积范围进行大规模杀伤;但由于杀伤面积大,无法用来支援第一线国军地面部队,比较适合对交战线敌军远后方实施纵深打击。此外,海玛斯在短时间内投射大量火力后,就需要再装填,出现火力间隙;而每一门M109A6备弹39发,可长时间持续射击。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每门传统榴弹炮500至1000枚的炮弹储备,每辆海玛斯可供再装填的火箭储备量不高;在经过台湾近海的反舟波射击与海岸防卫战后,所剩下的火箭弹数量恐怕为数不多,无法应付国土防卫作战中的反火力战与纵深战斗的弹药数量需求。

面对炮兵的窘境,陆军炮兵训练指挥部虽曾在1998年、2002年及2007年三度提出新型火炮的需求,但都未获国防部同意。使国军的火炮在各项性能与作战能力上,与共军存在明显的差距。在这种差距下,要想在战场上获得火力优势,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这次好不容易获得国防部预算支持,得以採购40门比较现代化的M109A6,却又在华美双方签署发价书前生变,让陆军炮兵现代化更是遥遥无期。

虽然日前媒体披露美国陆军建议国军直接採购更新的M109A7,但美国陆军此一建议是否能获得美国国防部与国务院高层的支持,其实还有不少变数。像MH-60R反潜直升机,原本我国防部基于预算考量持保留态度,据传还是美国海军部分人士大力鼓吹后,国防部才回心转意,但最后还是遭到美方拒绝。

就算真的获得美国同意,由于M109A7的单价较M109A6高出许多,导致能採购的数量更少;且在新造的M109A7势必优先满足美军自己需求的情况下,能否比2026年更早获得,也充满不少疑问。

因此为了在短期内提升国土防卫作战的战力,建议国防部还是应该尽可能向美国争取,从美军将近700辆的库存中,先检整一定数量的M109A6,例如14辆,先装备若干个炮兵连及供炮兵学校教学与发展准则用,让国军至少可以先提升最重要区域的防卫战力。(作者为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M109A6 #国军 #炮兵 #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