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大陆权威经济学者日前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就大陆经济情势做出研判,出身台湾的林毅夫强调「中国经济终将是美国2倍」,曾赴中南海讲课的李稻葵称「成功防疫2年给每个中国人增寿10天」的说法,不仅在大陆受到热议,台湾也出现一些率直的评论。过度聚焦争议性言论,反而遗漏了这些学者的冷静观察和务实建言。
战争必断经济之路
大陆经济情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论坛因而受到高度瞩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4月大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关键经济统计数据,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近年来最高点。正值中共二十大召开前的敏感时段,大陆经济发展受到疫情猛烈衝击,再加上俄乌情势令大陆国际环境复杂化,更牵动着外界对北京政局稳定和政治走向的关切。
多重迭加因素衝击下,外界对大陆政经发展走向的讨论,不再仅限于个别领域或特定政策,而是对全局性、方向性问题的关注。特别是过去1年来,从官方大力整顿资本、增强防疫体系下的社会管控,到高层提出「国内大循环」与「统一大市场」,再到北京更倾向以斗争姿态处理外交,海外舆论很快升起两大问号:大陆的和平发展路线是否已改变?改革开放的方向会不会变?台湾置身于美中两强碰撞最前线,无论是政界、工商界,还是知识界,对上述问题更为敏感。
事实上,对北京菁英层内心想法的好奇,本质上是对大陆发展路线走向的关心。这是因为,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海啸「中国经济拯救全球」以降,「制度自信」的确溢于北京菁英言表,所谓「东升西降」的官方论断更证实了这种昂扬心态,另一方面则是肇始于美国朝野对华路线转向,美中局部性「新冷战」和「科技脱鉤」已既成事实,这无疑催化了大陆内部反西方的保守民粹,而菁英层反覆强调「自力更生」、「自立自强」也加深了外界认知。
没想到,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犹如重力加速度,更加剧了外界对大陆经济发展方向的担忧,此时就格外需要从北京重要经济幕僚的话语中,获取大陆菁英层的最新认识,这也是为何清华大学这场经济论坛如此重要的原因。先来看林毅夫的观点,他说「中国经济终将是美国2倍」的主要语境,是表达对大陆经济持续成长充满信心,重中之重是下面这句:「当下中国会竭尽所能避免战争,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应该以古为鉴,防止战争产生。」换言之,在林毅夫看来,大陆一旦拖入战争,就必定打断经济持续成长之路,反之,大陆目前仍有雄厚实力维持发展进步,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稳经济就是保生命
再来看李稻葵的演说,他在提及「防疫令人均寿命延长10天」之后,立即话锋一转,表示「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就是延长平均寿命,1%的人均消费增长能提高每年10天的寿命」,进而提出预警:「由于受疫情影响,老百姓的消费是下降的……今天消费下降1%,未来7、8年都会下降,会有心理的阴影。」换言之,李稻葵既肯定了防疫对民眾生命健康的保护,也严肃提出了疫情对生产、供应链和消费的负面影响,最后更是以「保经济就是保生命,稳经济就是保生命」作为结语,实质上想表达的重点为何,再清楚不过了。
无独有偶,在与会的其他多位北京重量级经济学家发言中,不约而同提及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推动全球化、健全资本市场等主张。儘管海外消息满天飞、大陆内部舆论眾说纷纭,至少这批身处核心决策圈的北京菁英层,都毫不犹豫地坚持和平发展、改革开放。中共党媒《求是》杂志最新一期全文刊登习近平在中央经济会议的讲话,强调共同富裕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以互利共赢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反对「一刀切」等论述,主轴同样围绕「改革开放」。
和平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前提,相信这是北京菁英层的最大共识,也是大陆经济尽快走出疫情困境的唯一理性选择。美中竞争、台海紧张固然充满不可控因素,但大陆在坚持和平与开放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进步,这才是最稳定、最可控的因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