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经歷51年日本统治后,日语及日文的使用已非常普及,当时台湾的普遍现象是,30岁以上的知识份子,能懂汉文并会写的人数,百人之中可以仅有1或2位,30岁以下就更少了。到20岁以下的,往往连河洛话都说不完全,还不如说日本话来得流利。这是日本人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亦必亡其语的成绩吧!
当民34年(1945)8月日本战败消息传到台湾,其时台湾的「国语」是日本话,国语一夕之间要由日本话转变为北京话(当时国民政府的国语),这对台湾百姓们生活上的衝击绝不会太小。但台湾同胞在对祖国的憧憬下,民眾想尽办法要学北京话并不离奇。
据当年报章的形容,如《民报》说:战后初期的兴奋、高兴情绪,非笔墨所能形容;大家自动自发的不再使用日文,禁讲日语,并废寝忘食的认真学习国文,因此进步得特别快速。《新生报》形容,在政府指派的接收人员尚未抵台的这一段时间,城市里已瀰漫着学习国语的热潮。当时中央社特派员叶明勋说,初到台湾时;街头巷尾到处挂满了补习国语的招牌,热情地诘屈聱牙学说国语。《公论报》则说台湾光復之初,600万同胞争学国语的狂潮,简直比「抢购」、「挤兑」还热烈;有关国语的书,只要出来就有人买,并且绝对能畅销;教国语的人,只要你敢教就有人跟你学,并且绝对受欢迎。
这种热烈的情绪,到抗战胜利之后一年即民35年(1946)时仍普遍存在,不仅公教人员、学生如此,商店里的店员,工厂的工人,以及仆役下女们,都在学国语。加之《国语日报》出版了,陪育国语师资的国语实验小学成立了,难怪我民38年(1949)8月抵达台湾时,台湾的光復才不过4年光景,会惊奇于国语竟可台湾全境通行,了无语言上的障碍。较之其时由梅州到汕头,要说潮州话(也是河洛话,但很多音调和闽南腔不同),到广州或香港要说广东话,真不是一个水准呢。
我民77年(1988)回到大陆探亲及旅游,大陆的广袤与开放,曾走遍不少省分,我觉得台湾国语(普通话)推行的普及度及发音的标准度,或可称两岸三地的第一名;那被骂无能到不行的国民政府,应该给一个讚吧!
我到台湾时,完全不会说国语,仅会四县腔的客家话。我后来在台中市立一中上高一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逐渐学会听和说国语。以后我进入海军军官学校,曾发奋图强一下,参加全校的国语演讲比赛和国语辩论比赛,想不到,都得了冠军,算是对得起光復时台湾先进老乡们的国语学习狂潮吧。
慢车走了约4个小时,我们到了台中。其时,先父朱浩怀已辞去台中市政府工作,改任在台北市的台湾省政府社会处秘书。都是秘书,为什么要换单位工作?唯一的原因是,台中市政府分配不到眷舍,而省社会处可分配到一小间约8坪大的房间,浩公乃选择在省政府社会处。
我们到达台中以后,浩公已洽妥一位锺姓警官,锺先生早几年就从蕉岭县转到台中参与接收警局工作,分配到一户警官眷舍。而这位锺姓警官,浩公在蕉岭县任职时,就是县警局的一员;他乡遇故知,我们到台中,就安排在锺警官眷舍中落脚,在他的眷舍中打尖了两个礼拜。
锺警官的眷舍,是标准的日式房子,有玄关,室内是塌塌米,房间内都有拉门式的大壁橱,顺利装下我们7大件行李;屋前还有个不小的院子,花木扶疏。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日式房子,晚上就躺在塌塌米上睡觉。唯一不方便是入门要脱鞋,后来慢慢随俗,习惯了,也觉得室内更清洁些。
其时的台中市,也有不少撤退来台工作人员的子弟要升学,那时只有初中部的台中市立一中校长徐瑛,也是浩公掌蕉岭县政时做过蕉岭中学校长的乡亲,亦已渡海来台重操旧业,做了台中市立一中校长。浩公等乃建议在台中市立一中内增设高中部,经洽妥市府后,立即招生开办。我正好要上高中,乃报名参加,据闻英文及数学都零分,亦蒙录取。
市立一中高一仅有一班,约有40多位同学,大多为逃难到台的外省籍学生,本省籍者倒是极少数。我不会说国语,只能竖起耳朵听外省同学交谈中慢慢揣摩学习,大约到学期结束前,对国语已逐步能心领神会起来。这半年给我最大的帮助是,除学会国语外,三角和几何都是从头开始,我也认真听讲学习,奠定了一些数理的基础;英文也渐渐入门了。
那时我班上有一位同学叫陈祖烈,他是陈果夫(名祖焘)、陈立夫(名祖燕)的幼弟,学业倒平平,但比我高,体育课时的篮球,但看他一人表演。他后来成为篮球国手,他参加的中华民国国家篮球队,曾得到民国48年(1959)世界篮球锦标赛第4的成绩,好像是至今为止的最高名次。是年参赛者有13个篮球强国如美国、苏联、巴西、加拿大、菲律宾等,参赛球员皆为各国的篮球高手,但陈祖烈却是那年世界篮球锦标赛所有球员中,以每场平均进球20.1分而位居第一名的球员;陈家的昆仲们,可非一般!
(作者为前中科院第二所资深研究员)
【未完待续,朱伟岳专栏每周日刊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