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任期只有两年的促转会歷经两度延任,各界批评不断,最终在绿营立委自己都挺不下去的情况下关门熄灯。促转会虽看似退场,但深植背后的东厂恶灵恐不会随之消散,反而将化整为零,借尸还魂,继续延续其政治寿命。讽刺的是,高揭「转型正义」的促转会,自己却步向「不正义转型」的道路,注定让这个公信力早已荡然无存的机关,继续背负着骂名。
今年年初行政院就在为促转会的落日铺路。第一步是提案修改《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并新增《戒严时期人民受损权利回復条例》扩权,将「行政不法」以及「没收财产」之权利回復纳入新增职权范围,让原有只处理「司法不法」的促转会,得以另辟「蓝海」战场。
「行政不法」定义模糊,范围无边无际,为转型正义的「永续经营」提供无止境的柴火,且战场可放可收,全由政府片面认定。此外,不仅行政不法也列为权利回復赔偿范围,更增加赔偿金额至1200万,让过去因二二八事件与戒严时期不当审判案件已领取600万的补偿者,还可以获得倍增加码补偿,以此继续牢牢抓紧过去受难者及其后代的心。
然而促转会招牌已臭且落幕后,前述「国家不法行为调查及平復」的工作必须有人继续接棒执行,行政院只能设法另起炉灶,为促转会打造借尸还魂的新躯壳,新增「权利回復基金会」便是其第二步。
权利回復基金会由政府捐助,设董事13人,全由行政院遴聘组成,日后更可招聘大量人员。蔡政府的独立机关向来难以独立,政府捐助成立的财团法人,立法院更无法如监督公务机关那般直接,让这个基金会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此外,这个基金会不仅拥有调查权可作为对外武器,财源更是无虞。除主管机关逐年编列预算支应,并接受各界捐助外,亦包括移转为国家所有之「不当党产」。有人、有权,还不缺钱,这无疑为落日的促转会提供绝佳的安身处所,比起万年不灭的二二八基金会犹有过之,做起事来肯定更加行动自如。一个难受国会监督且不乏资金来源的财团法人,日后自动落幕的可能性只怕微乎其微。
促转会代理主委叶虹灵强调转型正义是长期马拉松,促转会任务的结束不是转型正义的结束,「灯可以熄、光不会灭」。叶代主委讲了真话,但正义的转型固然如此,不正义的转型同样也可以是一场无穷无尽的政治斗争,动机只是一念之间,结果却是差以千里。
回顾促转会过去的表现,社会分裂大于社会和解应该是多数人的评价,这已经完全与转型正义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东厂」更是其摆脱不去的污名。政治受难者不领情,被政治清算的政党不甘心,掌权者不收手;真相选择性的被揭露,仇恨有增无减,社会对立依旧;蔡政府完全辜负了民眾的期待,也错过了化解社会对立的契机。
促转会熄灯留下的重要工作包括中正纪念堂的存废、硬币图像更改等,高度政治争议的课题挥之不去,但和解的高度却始终不见。当人们看到南非转型正义时,就想到和解共生,就想到屠图主教「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的名言。我们回过头再看看台湾这几年的转型正义模式,留下的,恐怕更多是负面的教材!(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