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一连串针对美中台三方关系,不停的出招,大有调整三方关系架式。5月5日美国国务院贴出美中关系新页面,主页的美中关系依旧,点进情况说明书后,竟然「删两添一」,删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湾独立」,添了「对台六项保证」。国务卿布林肯对此仅表示:我去掉了,不说了,还给台湾一个为维护台湾安全,直接提供所需武器的承诺保证。
紧接着,5月23日拜登在访日记者会上,记者问「如果台湾受到(大陆的)攻击,美国是否会防卫台湾?」拜登说,「是的,…这是我们做过的承诺。」拜登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气定神閒,相当肯定。当然,做为一位国际领导者,领导人的气势一定要有,正如3月24日访欧讲话,要「普丁下台」的气势语言一样。但是,白宫随后便出来澄清,重述了一个中国政策并未改变。
当然,这样还不够,5月26日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以《政府对中国的立意》为题发表演讲,透过「投资、联盟、竞争」三项纲领说明对中国的态度。
依据演讲内容来看,布林肯只不过是整合了1月初苏利文所称的「拜登主义」,及布林肯自己接受曾担任过美国驻欧盟大使的艾森施塔特(Stuart E. Eizenstat)访谈的内容。
有关台湾部分,布林肯重申:「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我们不支持台独;我们期待两岸分歧以和平方式解决。」至于美国是否介入台海战争问题,布林肯换了一种说法,「维持我们去对抗採取任何将危及台湾安全或社会经济体系的武力或其他形式的胁迫的能力。」从语意分析仍是战略模糊的新陈述。
美国面对「中国与台湾」关系的难题,其来有自。2004年美国政界、学界、研究中心便会聚一堂,讨论应对中国崛起问题,认为继续当前一个中国政策,将使这个任务更加困难。从谭慎格汇整内容来看,当时并未产生应对策略结论,足见改变「一个中国政策」并非易事。
台湾是障碍还是磐石
今天,美国政府的思考,只不过从中国大陆主体转变为台湾主体考量,假设前提改变了,但是逻辑演绎的边界,在不断操作、发展、上升关系的实践过程中,仍将触及「主权性、代表性、官方性」的制约,否则布林肯也就不用强调美台的非官方关系了。
这也可以从台湾无法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架构」(IPEF)看出。美国希望印太国家能支持IPEF,却又担心印太国家因为台湾因素产生疑虑,此刻与台湾坚若磐石关系成了美国负担,台湾依然要面对舍弃。试想,如果连一个经济性议题,台湾都能成为美国建构印太经济联盟的障碍,更何况是战略性议题呢?
西方所谓的战略,没有特殊的指涉下,多半是指安全或军事战争问题,俄乌战争是眼前案例,在乌军战俘受审讯时,俄方得到一条反馈讯息,战俘们相信「北约会参与顿巴斯(卢甘斯克与顿内茨克)战争及对俄联邦军事行动。」然事实却与承诺有距离。
其次,战争是要消耗的,美国针对乌克兰400亿美元援助法案,真正针对乌克兰分配的部分,经援87.7亿,人道援助43.5亿,军援装备18亿美元,且大都以合同或订单方式留在美国,看样子乌克兰是要失望了。战争是生死问题,承诺与援助都必须经得起利害考验。
台海战争问题的美中态度
至于台海战争问题。首先看看中国大陆的态度,中国大陆对台动武的条件,到目前为止,有三个底线表现,「法理台独、外军驻台、突破主权象徵的高官访台」,看来中国大陆是以红线替代主动用兵的思考。
其实也不尽然,他们绕道南太岛国,塑造新的地缘政治情势,欲破解三个问题,地缘战略学者史派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1893年-1943年)的「边缘地带控制」、1990年美国前国务卿贝克(James Addison Baker III)所提出的「西太岛链扇形战略」,以及台湾在第一岛链中心位置,美中在南太平洋战略竞争的烈度,比起军事战争一点都不逊色。
5月26日至6月4日王毅出访南太平洋岛国,提出「尊重主权、协助社会稳定、与地方既有安排并行不悖」三原则进行岛国交流,这事关台湾地缘位置的变化,应给予高度重视。
美国的态度更妙,布林肯演讲中,并没有重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主要原因,这部分是打算交由台湾民眾自行决定,美国只要求台海和平稳定。这个命题在逻辑上很清晰,美国不支持台独,台海保持和平稳定,台湾民眾决定台湾的政治属性,若有战争后果,当然由台湾人民自行负责。
台湾也应理解,当拜登说出「美军护台」,却被建制派拉回一个中国政策不变,就表示美国在明处是否认「承诺」这一回事。对美国而言,让渡政治自决,具有高度战争风险,战略模糊确实有其必要性。
4月下旬,印太沙皇坎贝尔(Kurt Michael Campbell)所创立的「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以5小时推演台海战争,结论重点只有一个,台湾四面环海,战时无法如同乌克兰般,由陆路进行有效支援。因此,台湾应在和平时期,大力投资战场建设,购买足够的、有效的武器装备,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当然,台湾是否懂得「战略理性」,也懂得利害分析?并不清楚。但是台湾若能超越认知禁锢,突出理性思维,进一步比较中国大陆、美国对台海战争态度,那么,要不要战争,台湾人民自然知所选择,台海是否要开战,也就可不必交给美中做决定了。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秘书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