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还记得,拜登曾经警告普丁,如果他入侵乌克兰,美国会向俄国发动极限制裁,「将卢布变成废纸」。或者,在俄乌战争开打以后,4月25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基辅发出的豪语:「我们希望看到俄国被弱化到一个程度,使它没有能力做出像入侵乌克兰的这种事。」
不单单是拜登和奥斯汀,也不光是信心满满的美国媒体,就是连北约的欧洲盟国,尤其是英国,也都积极响应拜登的号召,对俄罗斯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制裁行动,也都慷慨地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对乌克兰难民给予温馨接待。他们异口同声说,普丁做出了巨大的误判,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的确,西方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支持乌克兰,给予泽伦斯基至高的荣誉,邀请他在英、美、欧盟议会,甚至联合国发表视频演説,送给他无数的掌声,不但视他为民族英雄,甚至称讚他为乌克兰的邱吉尔。对俄乌战争,西方世界认为它站在正义的一边;西方政客们相信,他们会赢!
老实説,对欧美诸国所表现的乐观态度,以及它们对这位演员总统表现的崇敬之情,令我们这些局外人感到诧异,惊奇,也完全无法理解。因为,它们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全世界有88%的人沉默地拒绝对这场战争选边站,认为这是白人之间的权力斗争,不关他们的事。
无论如何,俄罗斯不是朝鲜,不是伊朗,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自然资源极端丰富的核子大国,军事上它会输给欧洲最穷的,世界最腐化的国家之一,乌克兰?拥有世界上88%的人口的国家并不制裁俄罗斯,他们需要购买俄罗斯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怎么会被制裁而沦为三流国家?有时你会怀疑西方世界的人是否对他们自己的伟大太自我麻醉了。误判的可能不是普丁,而是拜登!
在普丁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 的一百天之后,丰满的理想变成了骨感的现实:普丁扛住了制裁,并且在战场上取得越来越多的地盘,明显地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其实,还没有到一百天,情况已经逐渐明朗。首先是4月1日卢布结算令生效, 它迫使欧洲国家以卢布购买俄国的石油,短期内使严重贬值的卢布回调到战前的水平。然后,5月18日,俄军彻底占领了亚述海的重要港口马立波,啃下了俄乌战争中最硬的骨头,打通了从顿巴斯到2014年被俄国兼併的克里米亚。这些发展似乎出乎西方世界的意料之外,于是乎,西方媒体的口气开始转变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于5月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发言,他说,谈判与和解应当在两个月之内进行,否则「局势将越来越紧张」。他建议回到战前的状况,意思是乌克兰放弃部分领土。他的发言遭到泽伦斯基的严厉批评,说季辛吉的説法相当于二次战前对希特勒的姑息政策。显然,这位喜剧演员还未能面对悲剧的现实,继续打下去,乌克兰会丢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城市被夷为平地,会产生更多的难民,使它復原的前景更加黯淡。
到了6月4日,也就是一百天的时候,俄军围剿顿巴斯的布局基本完成。6月9日和10日两天,《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开始报导,乌克兰的主力部队不但每天约有100至200人战死,他们使用的俄式装备也出现弹药短缺的情况。欧美提供的射程可以跟俄军对打的火箭炮大部分要到7月才到位。也就是説,西方媒体开始现实地看问题,指出他们过去避而不谈的问题,那就是,乌军无论在人数、武器和后勤补给等各方面,都不是俄军的对手。
在欧洲,一直是强硬的鹰派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的口气也发生了变化,6月12日,在他与芬兰总统共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乌克兰的和平是可能的,唯一的问题是你愿意为和平付出多少土地、独立、主权、自由和民主。这是困难的道德问题…只有乌克兰能够作出决定。」
截至目前为止,泽伦斯基的口气还是非常强硬,绝不愿意割地求和,虽然他已经数次改变立场。客观地看,他能够再夺回哪些失去的领土的能力几乎不存在。对乌而言,这是一场绝对得不偿失的战争。但是,烂摊子总还需要有个结果。是在这个当口,大家开始讨论 : 咋办?
大家都看到,一百天了,可是谈判的时机还没有到,某种僵局很可能在今后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内形成。它可能像现在的叙利亚,也可能像至今仍然分裂,没有签订和平条约的南北韩。为什么呢?在普丁哪边,他输不起,输了俄罗斯真的会落入彻底衰败的境地。拜登呢?他当然也输不起,可是眼看他就要输掉期中选举,所以,普丁,一位冷血的谋略家,至少会将战事僵持到年底。这样,欧洲的天然气需求也同时会使欧洲内部分裂。
共和党歷来存在孤立主义的倾向,战争的失败很可能迎来另一位「美国第一」的共和党总统。至于川普是否重掌政权,那倒是次要的事了。
(作者为中美论譠社理事)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