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上午,我应邀飞往新加坡进驻香格里拉饭店,预备见证隔天下午两岸领导人的歷史性会晤。虽然以「先生」互称,中华民国马英九总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握手的画面,透过百余家国际媒体传送到全世界。我在脸书上记录:这就是「一中各表」。

2016年台湾政党轮替,两岸断绝官方联繫;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进入第2任期;2018年美国川普总统启动贸易战,中美展开长期战略争霸;2019年习近平提出「两制台湾方案」,让民进党把双边参与的「九二香港会谈」与单边提出的「一国两制」硬说成一件事;2020年「捡到枪」的蔡英文总统,狂扫817万票连任。

美国拜登政府在阿拉斯加与北京的第一轮交锋,中共领衔的杨洁篪直斥美国不可用「以实力地位出发」进行对话,「不吃这一套」在大陆激起了很大的民族情绪。其实经营和处理两岸关系,此种「霸」的心理,也同样要不得。

北京由于实力的大幅增长以及民族伟大復兴的想望,对台「颐指气使」的心态就容易时而外显。但长年从事对台工作的人,应早有三项认知: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两岸双边的事不是单方说了算,以及台湾政党轮替已成常态。

马英九总统所言「没有『一中各表』就没有『九二共识』」乃是至理。如果不能落实,交流对话就会「不对称」,协商谈判更会被「扣帽子」。原本经略「不衝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而蓬勃发展的两岸关系,却在共产党和民进党的联手之下,以及华府与北京的强烈对抗之中,逐渐黯淡。说来实在令人感嘆。

在强权竞争下的两岸关系,「九二共识」仍是维繫台海和平与稳定的「护栏」;「一中各表」仍是两岸继续交流与协商的「基础」。无论美中争霸是否转向「战略清晰」,两岸关系却必须持续藉「创造性的模糊」来经营。

吾人应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眾,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因此,在两岸关系中,已经遭北京窒息的「各表」必须使劲地撑开而重新顺畅呼吸;在台湾政治中,已经被恶意贴标籤的「亲中卖台」必须决断地撕掉而回归永续生存发展的政策论辩。惟有「敢于力争」,才能跳脱「偏执的抑郁」,将棋盘拉升到「战略高地」。

台湾的政治菁英们要有决心与视野,不能患有「长期孤立症候群」而不自觉地被强权仅仅视为一个「小岛治理者」,或是可以操弄、放弃的「棋子」。

两岸之间不只有感性的民族文化纽带,也有理性的制度与价值竞争,缺其一则不全。在可预见的未来,既然没有「两岸政治分歧的最终解决」之条件,台北与北京何不聚焦全力维持台海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中华战略暨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两岸关系 #两岸 #习近平 #一中各表 #强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