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选举,参选者的三代祖宗、生平缺陷,一定都会被拿出来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的检阅,其中证据确凿、一翻两瞪眼的过往劣迹,自是大白于天下,莫可迴护,而当事人原形毕露,自然也难逃公道,为民眾所唾弃,因而嚐到败选的苦果,2020年高雄市长补选,李眉蓁被检举的「论文抄袭」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引为炯戒。
但是,捕风捉影、向壁虚造的「假讯息」,其实也是不胜枚举,捏造事证、含沙射影、打了就跑的事例,更是为害非浅,如过去同样发生在高雄的「录音带」、「抓到了」的事件,儘管事后还其清白,可受冤屈者的伤害,已成不可挽回的局势,欲哭而无泪、申诉而无门,只能眼睁睁看着造谣者得意洋洋地僭居大位,徒呼负负而已。
台湾是个只重学歷,不论真才实学的国度,政治人物受此影响,最喜于从政之际,夤缘找个虚有其表的大学,蒙混个硕士或博士的学歷,而且私立不足,还必得挂上个名校的招牌,一以骄其乡人,一以为自己添锦戴花,硕士、博士简直都成为了政治人物「漂白」的工具。
这已是政界不可言说的「潜规则」了,遗憾的是,学术界不但不能坚守学术原则,不是漠视轻忽,就是虚应故事,甚至通同舞弊,政学挂鉤,以作未来经费的奥援或晋身之阶。台湾政治人物的攫取硕士以上学歷,几乎等于是唾手可得、轻而易举的,已令兢兢业业、寒窗攻苦的学子忿忿难平;而此辈平时忙于各种选民服务、开会剪彩、饮宴结交的工作,任谁都知道绝对是没有这种「余暇」去认真读书、听讲及撰写论文的。因此,各种取巧的途径,便纷然而出,雷同者、抄袭者、倩人代笔者,不一而足。
照道理,这些模拟、抄袭,乃至代笔的论文,如果经由认真、严格的审查,是不可能轻易过关的。但眾所周知,论文口考委员的选择,通常都是由指导教授推荐的,同一师门、同一党派的知交好友,常是列为优先,碍于情面的有之,沆瀣一气的有之,交通关节的有之,而其论文水准之不堪闻问,也就可想而知的了。
名器滥施,这是学术界最大的堕落,学术伦理、学术尊严,一向为学界所标榜、所不可踰越的界线,就在这些政治人物的操弄下,沦丧殆尽,虚有其表的了。这样的学术界,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
政治人物虚心向学,于百忙之中,犹肯致力于新知的摄取,以增益己所不足,本是一件好事,也未必每一个政治人物都是如此不堪的,揪出害群之马,重还学术本质,一以维护学术尊严,一以端正选举风气,将一应政治人物的学歷重加检视,以目前「洗学歷」几成风尚的趋势而言,真的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了不冤枉真心勤力向学的政治人物,检视者必须具体举証,将其可能虚造、抄袭、代笔的真凭实据,一一摊在阳光下,供学界或全民审视,但切忌以模糊影响之论、首鼠两端之言,作不实的指控,或是暧昧的影射。
自称是「旅美学者」的翁达瑞,在国民党推出柯志恩参选高雄市长没几天,就发表文章,「揭露」柯志恩的论文有「学术不伦」的问题,并声称据他所查,柯志恩发表论文极少云云。就维护学术尊严的立场而言,我是非常认同「据实证以揭发」的,但是,翁达瑞的「揭发」,却只是泛泛而论,其所谓的「自我抄袭」、「一稿两投」,是连基本功都没有作好的不实指控,显然是大违学术严格的要求的。柯志恩有无「学术不伦」,是可以依据其论文内容加以检核的,但翁达瑞的指控,却是连论文都没有详细比对,就率尔发文,就令人不禁怀疑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及用心,究竟何在了。
翁达瑞此人,不知其何许人也,身在海外,却屡以不实的指控批判台湾政坛,尤其是在野党人士,早已为人所厌弃,此番迫不及待的指控,时机又恰巧选择在柯志恩甫宣布参选之际,显见就是一种蓄意的栽赃、抹黑,民进党对付吴敦义、黄俊英的故技,再度重施,却假借「学者」名目,学者甘作执政党排除异己的爪牙、打手,自贬身价,名器滥用,这又是学界的另一种堕落。
我们的学术界,名器已经滥施,阿狗阿猫也可堂堂皇皇打着硕、博士的招牌混淆视听,而又不珍惜名器,动辄倚附权势,甘作前驱,顾炎武所说的「士大夫之无耻,可谓国耻」,正是如今学术界的写照。(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