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突袭徵召张善政角逐桃园市长,有意参选的台北市议员罗智强大表不满;桃园县议长邱奕胜、立委吕玉玲也炸了锅,余波盪漾。不料,这回,国民党提名谢福弘参选苗栗县长,又开罪议长锺东锦,连国民党籍的全国正副议长联谊会总会长、新北议长蒋根煌也率队声援锺东锦。国民党内哄连连,党外批评声浪高涨,朱立伦的领导备受考验。
无独有偶。民进党县市长提名也遇上「双北障碍」,陈时中、陈建仁、林佳龙、罗致政,究竟谁来领军作战双北,迄今举棋不定。党内派系明争暗抢,党外媒体各拥其主,真假民调满天飞,却迟迟不见党中央拍板落槌。民进党此番提名策略彻底推翻了过往倚重的初选制度,甚至连党内民调、全民调也都省了,双北以外各县市的提名名单充分显示党主席蔡英文的「个人意志」(或许应该说是「英派」的利益)贯穿其中;但也因强取豪夺,遭到其他派系逆袭,以致双北提名胶着。
国、民两党的提名风波,看似有别,其实都凸显了台式政党制度的宿命。
2014年的马王斗争与九合一选举大败,再加上2016年的换柱风波,国民党已无具备全国性领袖魅力的领导人。2018年韩国瑜旋风,昙花一现,党内诸侯纷纷以为「彼可取而代之」,扯旗问鼎大位,结果,2020总统及立委选举遭致惨败。客观情势如此,国民党不思改造党的结构和提名制度,本就缺乏领袖魅力的朱立伦东施效颦,欲以个人喜好与意志决定提名名单,掌控资源的地方派系小头头谁能服气?
有媒体评论朱立伦的提名过程是「朱家天下,傅(昆萁)家党」。其实,孤坐台北八德路党部的朱立伦,哪里来的天下?既不是执政党,何来天下?没有天下,手上哪里有资源可以分配给那些嗷嗷待哺、虎视眈眈的县市长候选人?又哪里有资源可以和各方诸侯谈利益交换?
民进党就大不一样了。儘管蔡英文的假博士争议未了,公开场合讲话被讥为读稿机,毫无领袖魅力;不过,总统兼党主席,手握全国资源,辅以媒体网军威吓,恩惠出于她手,惩教也出于她手,提名过程贯彻个人旨意,毫无滞碍。若不是「胜者全拿」的心态作祟,双北人选早可确定。
蔡英文可以贯彻个人意志,朱立伦则否,关键在于手中有无掌握资源;而资源的有无,就决定了选举的公平与否。
台湾民主化以来,各政党的提名制度一变再变,从初选到党内民调,再到全民调,最后又变成派系协调、民调、党中央选对会,混合定之。说穿了,就是便宜行事,回归中央,定于一人,以便运用资源进行政党对决。
由选举角度观之,民主转型后的台湾各政党仍然停滞在人治阶段,执政党若敢于公器私用,强取豪夺,则可延续政党生命;至于在野政党,若不能适时翻身,怕是难脱「一人兴党,一人毁党」的宿命呢!(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