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坚爆发出硕论「抄袭」的嫌疑,紧急灭火,敦请了中华大学及台湾大学的指导教授出面澄清、背书。这些教授一来为维护自己的形象,二来护犊心切,避重就轻,甚至混淆是非,其实才真正凸显出当前学术界的一些弊端,如果说林智坚犯下了「抄袭」的大忌,理应声讨,则这些教授罔顾清誉、漠视学术伦理,其实是更应该谴责的。

中华大学的教授认为「林智坚有参与讨论、问卷发放、回收及资料分析,他在硕论使用相关研究内容,教授们认为实属合理合情」,表面上看来似乎振振有辞,实际却是漏洞百出的。林智坚的论文,简直就是整个挪移这些教授联名发表的论文,是全篇照抄,岂仅仅是「相关研究内容」而已?这还能够说是「合情合理」吗?再说,只是有「参与讨论」以及工读生皆可完成的发放问卷、资料分析,就可以堂堂列入作者之林,这也未免太容易了吧?

他们还刻意强调,林智坚是曾经以「第二作者」身份「列名」发表论文的,因此等于是撷取自己的论着,岂能视为「抄袭」?依照学术惯例,硕士论文的确是可以在完成之前,先行在研讨会上发表,而运用于硕论之中的;但问题在于,硕论是严格要求必须独立完成的,其性质与可联名发表的单篇论文不同。单篇论文既是联名发表,则着作权分属各人,岂能完全据为己有,径将其内容当成是自己的硕论?这些教授都是学界中人,怎会不知其中道理?分明就是企图混淆视听,欺瞒非学界中的一般大眾。此例若开,只要教授愿意「提携」学生,将学生挂名于自己的论着中,学生就可大辣辣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未来恐怕胡充混冒的「偽学者」将层出不穷,博士满街走,硕士贱如狗,台湾学界会成什么样子,真的不敢令人想像了。

至于台大指导教授陈明通,则另爆秘辛,宣称外界的误解,是因余正煌的论文早出,林智坚晚成,所以怀疑其「雷同」处有「抄袭」的嫌疑;实际上是林智坚先写完,将相关资料慷慨提供给余正煌的,这下子,情势大为逆转,「抄袭」者反成了「被抄袭」者。金蝉脱壳,反客为主,陈明通这一记妙着,不能说不是高明通达的了。

但是,这里有几个「不通」之处。首先,余正煌的论文是以林智坚竞选市长为研究重点的,当然会需要当时相关的问卷调查资料,林智坚曾经提供给余正煌,这点余正煌在序文中已也已表达感谢。但是,这些问卷调查的设计,如果真是林智坚的「团队」协力完成的,就绝对不能说是林智坚的「原创」,硕士论文能够容许别人代为完成的吗?这不成了「倩人代写」?此不通之一。

其次,所谓「原创」之说,是根本不通的,仅仅「提供资料」,就可以当成「原创」,那随便一个阿狗阿猫,都可以说是「原创」的了,天下还有这种道理吗?

三者,即便援用同一资料,每个人的分析内容儘管可能大同小异,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大段、小段的文字,皆一模一样到高达70%、80%的地步吧?两篇雷同处如此之密集的论文,必然有一个是「抄袭者,不是林智坚,就是余正煌,那究竟是谁「抄袭」了谁?无论是谁「抄袭」,陈明通身为指导教授、口考委员,又怎能容忍这种大违学术伦理常规的事发生?这岂不证明了身为台大教授的陈明通,自己就犯了「学术不伦」的大问题?

四者,无论陈明通如何想用「李代桃殭」之计,将咎责归诸于余正煌,而余正煌也极可能怵于新竹市长、国安局长的威势,甚至可能愿意「背锅」,承认自己的确是「抄袭」了林智坚的初稿,都无法改变余正煌论文先出,而林智坚论文晚发的事实。在学术界,论文的先后发表时序,是最重要的判断是谁抄谁的标准,无论其私下有何秘辛、有何曲折,铁板钉钉,就是无法狡辩的。更何况,林智坚的论文,明列着余正煌的参考书目,且有多处余正煌有注出处,而林智坚则忽略过去,在在足以证明是不可能出现先发的余正煌是「抄袭」林智坚的。铁案如山,至此可以论定。

事实上,林智坚的论文究竟是如何完成的,不但林智坚自己心里有数,就是民进党内的人也心知肚明,知道一定会在未来的选战中成为对手攻击的焦点。因此,早在一周之前,就已先由绿媒发出所谓的「毁林三部曲」点出了其中关窍,事先打了预防针,还扬言国安局已经「介入」,欲以此产生「寒蝉效应」,压住相关讯息的披露。整个林智坚「论文门」的战火,无疑是由那个远在海外匿名的「翁达瑞」所引发的,这是民进党始料所未及的,而在各方纷纷燃起烽烟之后,便将原已准备的应对策略一一祭出。而其中最重的关键,无疑就是指导教授的「背书」。

可惜的是,此番用心,毕竟都无法改变林智坚论文涉嫌「抄袭」的事实。百密一疏,可能连民进党中人都没有想到,林智坚的论文会捅出这么大的马蜂窝。学界中人,不珍惜令誉,与政治人物沆瀣一气,甘为政权的爪牙、走狗,这是学界由来已久的大弊端,真的可以说是「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了。(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林智坚 #论文 #抄袭 #余正煌 #陈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