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伦理是每一位研究生、教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留意的细节,涉及的项目包括有无抄袭?是否有注释、参考文献?或是其他违规事项?无论是学位论文写作、期刊论文的发表、亦或是研讨会论文的撰写等,皆须符合一定程度的学术规范。
在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中,若是有引用或转载他人的着作,必须以注释、参考文献标示,原因在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皆得来不易,若无上述的动作则视为剽窃行为,不但有辱学校与系所,作者本身的行为也对社会构成负面教材,更会影响社会大眾对于学术着作的信任。
新竹市长林智坚分别有两个硕士学位。日前凌涛指出林智坚于「中华大学硕士论文」有高达九成四为抄袭,其中发表在2005年的《品质月刊》第41卷第12期,由李友铮、贺力行、姜吉生、连秋月等人所撰写的〈国家顾客满意指标之发展与建构〉一文中,与林志坚学位论文的第二章内容相似度几乎一模一样。
另一本学位论文为台大国发所硕士论文,文中遭人踢爆有高达七成的内容与同学相近,因事涉敏感及关系到学校的校誉,台大表示将进行程序处理,未来毕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则必须进行「原创性比对」,确认无误后方能离校。
近几十年以来,台湾在「广设大学」的政策推动下,「在职进修」似乎已成为社会大眾努力求学的途径与方式之一,部分公家机关甚至列为考核的标准之一,也有部分单位视为升迁的门槛之一;再者许多退休人士为圆年轻时的读书梦想,特地报名研究所进修,不但让研究所生的年龄层涵盖相当广泛,来自各行各业的背景,让整体学习的视野更加广泛,虽然高学歷在台湾早已非新鲜事,全民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乃应受到外界鼓励。
基本上「学位论文」是每一位研究生相当重要的毕业门槛,无论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研究生皆须在指导教授的指导下努力完成,并且在最后关卡通过「论文口试」方能获得学位,以笔者自身的经验来说,论文写作的过程相当辛苦,无论是埋首在资料堆中,或是后续的论文修改,其中的辛苦相信研究生皆能感同身受。
以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生若能在学位论文的题目、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提出不同于一般的结论时,其论文必定会受到更多的肯定;若是没有提出相当惊人的研究成果,其作者也无须气馁,毕竟整本论文没有涉及抄袭、剽窃,在道德高度上绝对毫无问题,学位的获得更是心安理得。
如今爆发林智坚论文抄袭事件,不但伤及学校形象,更成为社会上的负面教材,本文认为无论是抄袭或剽窃,校方必须从严面对、处置,给社会大眾与年轻学子一个正确处理事情与求学的态度。
(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所博士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