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坚论文案不断延烧,所有教授退避三舍不愿审查,如今连竹科管理局也说明林智坚的论文未经同意就使用竹科委托案的资料。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篇论文是否有学术上的价值,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其实论文抄袭真的是一点小小的波澜,背后还有个巨大的海啸正在席卷台湾的高等教育界。由于台湾大学已经依「国立台湾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违反学术伦理案件处理要点」,成立审定委员会,并依程序展开调查。想到台大过去连校长遴选都曾被政治介入,这次论文案台湾最高学府能否撑过这场政治风暴?我们也只能在场外加油,并且静待最终结果。
一场论文案,其实如同以前发生过的政治人物学歷事件,一再都显示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急需高等学位的政客对于年年招生失利的研究所来说可说是一场及时雨,只是这个政治人物洗学歷的歪风主要还是来自于选民的喜好。过去一个博硕士学位,都是发给对于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并且对于该学术圈有研究贡献的人。少子化年代来临,不要说研究所,连大专许多学校都招不满人,过去曾经骄傲的顶尖学府,也开始放下身段,接受捧着学费入学的三教九流人士。仅剩少数最顶尖的研究所,可能还留存一丝读书人的风骨。
为何一个林智坚,足以让全党压上护航?凡是经歷过正规高等教育与论文研究训练出身的人都知道,想要挤出一篇足以让指导教授点头满意并且登上期刊的论文,都是需要「一生悬命」在一个领域上全心研究。全职学生尚有可能完成论文,但一个早行程、午餐会、晚酒会的政治人物哪来的时间写论文?偏偏民进党的官员与民代动辄都是各种硕士博士,如果是尚未踏入政治圈就取得学位者就罢了,很多都是在担任民意代表与政务官期间完成学位的,他们的论文品质、学位来源也会成为一个引爆点。今天若不护航林智坚,明天就会烧到自己!所以党内许多人纷纷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学位。
一场论文风暴引发全党捍卫,在民进党全党的压力下,高等教育圈会不会发生寒蝉效应?我们始终相信读书人还是有该有的风骨,建立在这个风骨上,台湾高等教育界应该要挺起身子,面对高等教育应该要转型与改革的问题,让学术论文回归学术化、学位回归专业化、经营回归正常化。否则这回论文门真的会让这疯狂的执政党,玩坏整个高等教育。(作者鄞楷谦为民眾党副秘书长、卢建骅为民眾党台中市党部副执行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