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乞丐赶庙公」是台湾谚语,指喧宾夺主,假货欺压真货。这一系列文章旨在论述,真为台湾着想,维护百姓安全福祉,是真台湾人。用「抗中保台」霸凌其他台湾人者,是假台湾人,其所作所为就是「乞丐赶庙公」。
我们台湾先祖公很有智慧,俗谚有云:「别人的囝仔死袂了」(别人的孩子死不完),「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是死我的盟友,不是我就好),这是在讲那些行事不顾朋友,只顾自己利益的人。此次美国眾议长裴洛西来台,连日情势发展,似乎印证了古老台湾谚语的智慧。
中国人讲究「来者是客」,裴洛西来访,朝野都讲「欢迎」,是基本的礼貌。但作为有主体意识与自主性的台湾人,我会思考裴洛西来访,对台湾究竟有没有实质利益?再来决定待客之道。南韩总统尹锡悦决定「休假」不见裴洛西,就展现了一个有主体性的领导人,顾及国家利益的决断与智慧。
至于如何评价裴洛西来访,无须我们论断。综合美国主流媒体与政策辩论,多视裴洛西执意访台是「敏感时机的不必要冒险」。《华盛顿邮报》社论认为裴洛西时机不宜,最先曝光裴洛西访台的《金融时报》社论也批评裴洛西「思虑不周」,认为此举除了激怒中国採取不理性行动外,并没有给身为盟友的台湾带来更实质有效且具体的任何安全保障。
台湾绿粉有一阵子很敬爱的前美国总统川普,甚至直接痛批裴洛西这个决定「一团糟」。知名专栏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则以「无比鲁莽、危险且不负责任的举动」批判。被视为对民进党很友善的台湾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与印太战略学者库柏(Zack Cooper)共同投书《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反对裴洛西此时访台,因为可能变成「点燃局势升级为军事行动的火花」。
我来翻译这些美国菁英的观点:裴洛西执意访台,不符合美国利益,也对台湾没有实质帮助,更可能加剧区域紧张情势(可能仅仅符合她个人利益)。这就是我对裴洛西访台的定位,如果对台湾没有实质帮助,甚至往后有更深远的危害,站在台湾利益的立场,我们该有自己的态度与做法。
尤其此次美国无力约束裴洛西,连带对中共军演无法强力回应(仅重申支持台湾自我防卫),甚至为避免影响美中关系,美国参院延审「台湾政策法」。但是中共利用此次突破海峡中线,对全台推进至「包而不围」,形成「不可逆」的形势,此后台湾再无战略纵深,恐将彻底改变美中台三边结构。这是邀请裴洛西来访,意欲增加民进党选举红利的蔡英文要的结果吗?
事情走到这一步,最没有营养的反应,就是只能痛斥「中共打压,我们不该屈服」,这是执政无能的托辞,也对渴求和平安定的老百姓无法交代。毕竟在马英九总统执政时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两岸和平共处,人民互有善意,领导人还可以在新加坡见面。如今搞到兵凶战危,只靠骂老共,不用负任何责任吗?
在顾及国家利益上,蔡英文不如尹锡悦。台湾虽小,但总是有主体性与核心利益,不该全部配合美国。尤其是两岸事务,无论是宪法上与对岸的特殊关系,以及两岸人民的同文同种,更该是台湾的优先利益。民进党逼台湾人选边,裴洛西要「死道友不死贫道」,台湾人应该拒绝,更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作者为前总统府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