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主计总处公布2021年家庭所得及支出统计,每户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数从6.13倍扩大至6.15倍,创十年来最大纪录,反映国人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然而所得倍数扩大,是否意味贫富差距恶化?主计长朱泽民表示,所得分配与贫富不均是相对的概念,台湾财富集中程度没有比其他国家高,国外统计显示,以全国所得最高的1%占全国所得占比,美国最高1%占全国所得的22.7%,新加坡是14%,南韩则是12%,我们与日本都是10%。

但实际上,台湾所得分配恶化的情况,若加上土地交易等「看不见的财富」,却远比欧、亚诸国都严重,甚至可能超过资本主义的老大哥美国。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曾指出,台湾光是最有钱的1%家庭,就享有全台总所得11.29%,而且有钱人也许因为政商关系、资讯来源等优势,无论股票或是房地产,投资报酬率都比一般人还高,形成「富者愈富」的局面。

朱以2017年为例,财富前20%的人薪资所得占74.97%,资本所得占18.93%;财富前1%的人,薪资所得占比降至51.54%,资本所得则攀升至38.65%;再将目光投向最有钱的前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者,他们的资本所得占比分别为61.26%、78.62%。此外,《廿一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知名经济学家皮凯提也指出,持有资本者其累积财富的速度高于没有资本的人,而且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会愈来愈大,终于造成现在全球各国家都呈现所得分配与财产分配不均愈来愈严重的现象。

所以,面对台湾所得与财富的种种不公平,我们可以怎么办?税制改革未能与时俱进,是背后的一大关键。台湾长期不公的租税制度是助长贫富差距恶化的重要因素,现行综所税七成以上落在薪资所得者身上,有钱大户买卖股票、豪宅却不须要缴纳资本利得税;如此严重向富人倾斜的租税制度如果不调整,即使景气大好,经济成长续创歷史新高,不公的税制依然会使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蔡政府若真要达到缩小贫富差距、创造均富社会的理想,还是必须对症下药,除了靠各种政府移转收支(社会福利及租税效果)改善差距,租税改革脚步也应剑及履及、付诸行动,不能老是空谈。

(作者为工程师)

文章来源:本文同步刊载于「观策站」:https://www.viewpointtaiwan.com
#台湾 #贫富差距 #所得 #扩大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