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馆邀请台湾宪法学会前理事长许庆雄演讲,其内容在线上播出后,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主因是许庆雄所讲:「中华民国已经由北京政府代表、继承;台湾维持现状是自己否定是国家,甚至自愿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只有制定宪法才能使台湾成为国家。」姑不论内容的意识型态争议,谨就国史馆的定位及其隶属于总统府的关系,做这样的宣告,无论就职分与认知,简直是自我否定。只能说,蔡英文请了一个馆长来践踏总统府。
国史馆长 践踏总统府
1946年公布,1956年再修正的《国史馆组织条例》就明订「国史馆隶属于总统府,掌理撰修国史事宜」。即使2001年有修正,但第一条仍是如此。质言之,它不是一个研究单位,而是属于国家最高层级的歷史纂修机构。所以,包含了歷届总统公文书、外交往来文件、歷届总统文物、外交礼节往来礼品、政治上重要行事文件等,这都是国史馆所掌理收存的文物。
讲白了,这是一个最接近权力核心的单位,它所掌握的史料与文物具有权威性,可以直接呈现总统、副总统的形貌,也是可以呈现国家歷史、国家形象。它所举办的活动,可以是学术的、文化的、多元的,但不能与国家定位乃至总统府的定位有所扞格。
然而,这一次国史馆逾越了这个分际。首先,蔡英文是宣誓效忠《中华民国宪法》而上任的总统,她的定位就是「中华民国总统」。但她手下的国史馆所举办的演讲明明白白告诉她:「妳所效忠的这个国家早已不存在,它已经被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继承。」那么现在的这个总统,是什么定位?怎么称呼?这个国家叫什么名字?
如果「维持现状」是「自己否定是国家,甚至自愿成为中国的一部分」,那么,此前中华民国的存在、1912年之后维持了111年的政权,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位?是一个被北京所消灭了的、残余的「流亡政权」?而包括了两蒋总统、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歷任总统,以及现任的蔡英文,他们都是「流亡政权领导人」吗?那国史馆所负的责任是「纂修国家流亡史」吗?
从现实国际政治来看,1971年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失去了代表权。然而,中华民国依旧是美国的正式邦交国,直到1979年才与美国断交。即使如此,中华民国仍以一个国家的定位,维持自1912年建国以来的法统,依此实施宪法。
两岸分治 对美最有利
对独派来说,这个中华民国法统曾是大陆政权的代表,因此必欲去之而后快,是以有「台湾独立、制宪建国」的理念。然而,喊归喊,民进党两度执政,甚至掌握国会多数,早就有能力宣告独立建国了,为什么不敢?为什么不能?原因很简单,权力握在美国的手里。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解决状态,也就是两岸未统一的状态,才是对美国最有利的。美国并不期望两岸统一,因为大陆力量太大;也不期待台湾独立,因为它就失去插在大陆肉里的「一根刺」,台湾就是那一根刺。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讲白了,中华民国的存在,是不断奋斗、不断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它是歷史,也是国际现实。国史馆想藉由改变歷史意识,改变歷史书写,进而改变人们的意识型态,往独立建国迈步。然而,这是在根本上歪曲歷史的陈述,悖离现实的想法。一旦否定了中华民国,则蔡英文就不是中华民国总统,国史馆更不是中华民国的国史馆。这样的自我否定,是国史馆的职责吗?
钱穆在《国史大纲》曾写道:「对其本国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歷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生活于台湾的我们,对中华民国歷史要怀着「温情与敬意」,然后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同舟共济的团结心。
此时此刻,国史馆把自己搞得「国」之不国,哪来的「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