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即将步入尾声,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大概都已定型。可以看出,后蔡时期的台湾产业,几乎只能靠半导体业独撑大梁;其他曾被列为核心战略的产业,看来都难登堂奥。但当「神山」难以护国之时,台湾经济将难以为继,令人忧心。

无执行力 国家队弊病生

2016年5月蔡总统上任之时,提出要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让台湾经济转型。要以创新、就业、分配为核心价值,强化经济活力及自主性,加强全球和区域连结,包括参加TPP和RCEP,并推动新南向政策。另外,提出五大产业创新计画,包括物联网、生物医学、绿能科技、智慧机械、国防产业,加上新农业与循环经济,成为「5+2」计画;后又扩充纳入了数位经济与文创。

2020年蔡总统续任时,提出六大战略核心产业:半导体和资通讯、资安、生物医疗、国防及战略(航空及太空)、绿电及再生能源。这些项目除「资安」产业外,基本上没有改变。但在发展策略上,要以内需衍生的需求打造「国家队」来发展台湾品牌;要争取全球最顶尖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拥有国际视野和能力。

6年来的发展,我们看到的却是,除了半导体一枝独秀以外,各种目标产业都乏善可陈。半导体业繁荣,来自于中美地缘政治变化和疫情下远距通讯需求暴增;但其他产业发展却缓如牛步,因执政团队品质堪忧,加上执行策略迷信「国家队」产生各种弊病,导致有目标却无执行力,推动涉及的各种环节遂问题丛生。

就以蔡政府寄予厚望、推动最力的国产疫苗来看,为了扶植「高端」这个「国家品牌」,刻意修改游戏规则,提供免疫桥接免除第三期试验、提供全球最高的疫苗价格和大量採购,到现在仍然无法获得国际认可,只沦为国内释放各种消息炒股的标的。

目前的护国神山台积电,却被美国押着赴美国设厂,极可能还会被迫多厂投资。加上美国主导的Chip 4计画(和日、韩、台联合发展晶片的策略联盟)台湾迄今尚未接到会议通知,大力扶持本国业者的《晶片法案》又不利台积电发展中国大陆市场,都已在台湾半导体业罩下黑幕,这波荣景过后,未来前景已引发许多专家忧心。

6年挂蛋 被亚太边缘化

蔡政府在台湾优越的地缘态势下,却在美中对抗中无力创造「左右逢源」优势,缺乏智慧、全力押注美国的结果却还是「左右为难」,已经对台湾经济投注了巨大风险。2016年上任时宣示要参与TPP和RCEP的区域经济整合,在6年后的今天仍一事无成;甚至对RCEP视为畏途,连申请的勇气都没有,经济国际化成为空谈,被亚太区域边缘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美国为台湾画大饼的「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却只有「倡议」而没有互利内涵,沦为大内宣工具而已。

最可悲的是,6年前提出要以创新、就业和分配为核心价值,但2021年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却创下10年来新高;请问,蔡政府面对经济弱势者可有任何惭愧?蔡政府执政后,到去年的6年平均失业率高达3.82%,居然高于执政前那年(2015年)的3.78%;请问,蔡政府面对失业族群可有任何惭愧?台湾在美国获得专利的全球排名,也从蔡政府执政前的第5名掉到了第6名;蔡政府宣称每两年要打造一家创新「独角兽」企业,但是到去年底全球共有959家独角兽企业,台湾居然连1家都没有。别说大国,连小国寡民的以色列都有24家,新加坡也有12家,蔡政府很会大内宣,但这种执行力实在令人质疑。

如今物价高涨,实质薪资不升反降;年轻人到柬埔寨谋生却误入人口贩卖的贼窟。别说农渔产品可能完全丧失大陆市场,在两岸关系恶化之下,台湾经济极可能完全断链却无替代市场。我们要请问蔡政府,未来护国神山岌岌可危,台湾经济将何去何从?(系列完)

#蔡政府 #台湾 #台湾经济 #发展 #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