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部的报告显示,卫福部将新冠疫苗採购资料列为「绝对机密」,要封存30年才能解禁,此事引发舆论大譁,外界愈看愈觉得其中必有猫腻,否则蔡政府为什么要死死捂住?封存30年,恰好可以躲过刑法的30年追诉期,陈时中是要给自己发一块免罪金牌吗?

规避监督 违法滥权

疫苗一直是台湾防疫出包最多的一环,从疫情评估错误、国际购买不足、政治干预BNT採购、强渡关山护航高端、儿童疫苗到货落后,在在都受到争议。因此,有关採购决策、疫苗选择、剂量金额到厂商谈判条件、会议记录等等,都应该接受国会与大眾的检视。但立委们拿到的资料,却高达2/3被涂黑,关键数据全部看不见,因为被卫福部列为「绝对机密」。这种规避国会监督、也逃避法律追诉的行为,已经是严重的违法滥权。

根据《国家机密保护法》,「绝对机密」只适用于「泄漏后足以使国家安全或利益遭受非常重大损害之事项」,包括造成他国以军事力量敌对我国、使军事作战遭受到全面挫败、造成全国性暴动、中断我国与他国邦交等,请问哪一项是和疫苗有关?区区疫苗,到底是会怎样危及国安?既然疫苗事项不符条件,将之核定为绝对机密,就明显是在滥权,蔡政府不能执法者自行违法。

之前已有太多问题启人疑窦,现在卫福部蓄意阻挡外界的目光,更是显得心虚。前卫福部长陈时中辩称买卖合约签保密条款是国际通例,不签就买不到疫苗。问题是,即使签保密条款,其中应有例外规定,例如要向法院与主管机关揭露,也是国际通例,否则所有想贪污的人都可以放心大捞特捞了。

防疫指挥官王必胜也说,我国疫苗採购的保密协定从5到7年不等,这和30年差了好大一截,30年后现在政坛高层恐怕大多已经作古,就算有弊案也无从追查了,陈时中把疫苗事项列为绝对机密,是想保护自己,还是整个臭不可闻的贪瀆链?

在引发各界挞伐后,陈时中又狡辩说没有「保密」,而是「保存」资料30年,这更是胡扯,因为二者语义完全不同,卫福部把资料涂黑、官员对价格三缄其口,都是在进行保密而非保存的动作。陈时中质问哪个国家有公布疫苗採购价格,立委找出日本的资料,陈时中又辩称「世界不是只有日本」,但网友又查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上的各国资讯,狠狠打脸陈时中。就算是军事採购之类的机密预算,立法院也可以用机密方式审议,陈时中死捂着不让看,恐怕更证明了有掀开来好好追究的必要。

踏着尸体 进军北市

由于疫苗政策失当,去年死了800多条人命,今年儿童疫苗到货不及,也折损了许多小生命。疫苗决策的失当,关系着人命,也关系着人民纳税的血汗钱,其中若有行政疏失,甚至政商勾结的贪瀆弊案,都应该全部摊在阳光下,该查的查、该罚的罚。社会不能接受民进党政府把全部资料列为机密,然后逍遥法外不受监督制裁。如果执政者可以把自己违法乱纪的事都藏在机密的保护伞下,人民的生命财产还有保障吗?

从对高端的刻意维护,到「绿友友」们火速取得快筛剂核准,甚至出现黑心快筛,卫福部的决策一直深受争议;大笔大笔的钱流向了谁的口袋,政坛更是流言四起。陈时中此时还继续为高端护航,说价格不公开是要保留将来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问题是,高端疫苗之所以缺乏国际竞争力,不是因为价格,而是政府让高端用「免疫桥接」省略第3期试验,以至于难以取信国际。政府为高端浪掷了多少钱,有没有政商勾结等贪瀆情事,不应该接受全民检验吗?

前总统陈水扁日前质疑,陈时中是踏着近万具尸体进军台北市,这确实是事实。陈时中以为他可以顶着防疫光环参选,但民眾并没有忘记他所有失当的防疫政策,以及近万人的殒命。这种当指挥官当得霸道傲慢,满口唬弄话术,对政策内容遮遮掩掩的人,台北市民能放心交付市政给他吗?

#陈时中 #资料 #卫福部 #绝对机密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