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对骚扰金门的大陆无人机开了第一枪,台湾社会平淡视之,大陆民间也当成笑谈,国际社会却嗅到浓浓的硝烟味。随之而来的,将是西方社会对台湾强化国防,抵抗大陆军事压力更强烈的支持讯号。这对两岸关系不会是好兆头,一旦北京预判「外力介入」更甚过往,以军事力量决定台海终局的可能性愈大。

政治认同取决三因素

歷届中共领导人都曾向台湾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会议上也重申了这句话。不过,民进党两度执政、台独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政治主张,大陆很早就有这样的逻辑:如果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那么就不存在「不打」的问题,因而衍生出不排除以武力打击台独的武统选项。反之,如果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两岸关系变成「一家人自己的事情」,有事好商量,这也是马政府8年两岸和平发展的本质逻辑。近年大陆渐渐流行一个观点,认为绝大多数台湾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和平统一无望,大陆没必要对「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客气。

台湾人究竟认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其实是偽命题!就像大陆政协主席汪洋在今年海峡论坛上说的,「大家都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吃中国菜、过中国节」,台湾人怎么不是中国人?蔡英文总统20年前接受质询时,就有过「我是中国人,因为我念中国书长大」的表态,最近赴澎湖劳军的脸书发文中,不经意提到「海军在第一线筑起海上长城」的表述,「长城」二字令人莞尔。更何况,民进党政治人物最热衷的拜神明、跑宫庙,无一例外来自中华文化下的闽南或客家文化谱系。

没有人可以从心灵深处抹杀台湾的「中国人」印记,甚至包括原住民在内,同样接受中式教育,深受中华文化薰陶,思想体系没有太大不同。换言之,认同中华文化,或者在文化上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台湾人的普遍共识。但近30年来,台湾与中国逐渐由一体走向对立乃至对抗,尤其在诱导式民调提问下,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台湾人,成为二选一的排他性表述,并要求表态,由此「台湾人」和「中国人」被操作成互斥的标籤。

群眾路线与民眾沟通

两岸长期分治,绝大部分台湾人认同自由民主体制,不愿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分,中华民国虽丧失中国代表权,早已成为国际社会无根之树,但事实存在的政府,仍然获得许多国家的部分接受。既然台湾从未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治理,护照在世界各地通行无阻,台湾人自然不接受大陆那个中国,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文化、价值、习俗以及生活方式对台湾社会的支配地位,也不影响两岸人民之间的共同感。至于「中国文化只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说法,是政治操作的概念,无须当真,毕竟台湾中南部文化与福建文化相通程度,远超过福建和四川或东北文化的相通。

中共新版《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仍能看出,北京希望统一后台湾人能够更加坚定认同「中国人」。可以理解,这里的「中国人」既是文化认同,也是政治认同。如何让台湾社会接受政治上的中国认同,会是一个漫长而艰困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去除「中国」的负面认知,并建立统一对人民有利无害的认知。第二,中国成为全世界尊重、向往的大国,台湾人就会发自内心以中国为傲;第三,不抑制或消灭台湾乡土认同及与西方文明融合的台湾版中华文化,而成为中华文化谱系下更多元、丰富的元素。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两岸避战谋和的唯一解码。习近平思考两岸关系的高明之处,在于「统」之上提出「融」,在「政权整合」之上提出「心灵契合」,本质是把中共「群眾路线」的思维投射在对台工作上。大陆推动两岸融合、和平统一,要走「群眾路线」,让台湾人民发自内心认同和支持,就从涉台智库想方设法唤醒台湾人的「中国心」开始吧。

#中国人 #台湾人 #认同 #中国 #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