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不论李喜明以前参谋总长之尊,有没有说蔡英文是「有史以来最尊重军人的总统」的话,而把他当年奉为「国民革命军之父」的蒋介石弃若敝屣,好歹他也写了一本叫《台湾的胜算》的书,列举了种种台湾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且稳操胜券的各项「优势」;其中之一,就是他所列举的「不对称作战」中的一些战例。
胡适生前曾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証」。笔者就以这个标准,想同李喜明谈谈他的「大胆假设」。什么是「不对称作战」?最浅显的说法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古今中外这种「不对称作战」的战例不胜枚举。例如美国的独立战争,印度甘地的不合作战争,又例如美国掀起的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战争,乃至于宾拉登的突击双子星等等。
在这里只举两个发生在中国的「不对称作战」供李先生参详。中国歷史上最有名的两大「不对称作战」,一是刘邦的反秦斗争,第二个就是「国共内战」。
春秋战国之后,秦王朝是当年统一中国的唯一强权,而刘邦系亭长出身,有点调皮,有些耍赖,兼好女色财宝;在天下滔滔、群雄并起的狂飙时代,他是不被看好的一支队伍。但刘邦却有所有群雄所不具备的优点,就是识人之明,相容人之量。因此,他在统一天下后自称「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子房;决胜千里之外,吾不若韩信;不绝粮道,吾不若萧何……」。这说明搞不对称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人才第一」。
再说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共产党虽因抗战期间採「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壮大自己」而拥有近百万的武装力量,但它却没有一架飞机,一艘战舰,甚或没有一辆坦克;它拥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枪」。反观国军,却仍有两百万以上的武装力量,还有一定数量的飞机、大炮、战舰、坦克等绝对优势的兵力。然则,又为什么不出四年就败走台湾了呢?
国共内战写下了有史以来「不对称作战」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战争。为什么?五子登科是原因吗?大量兵源解甲归田是原因吗?或许也都不无道理。但蒋介石的刚愎自用,无视于孙中山先生生前所说的「举世滔滔」的世界潮流,而「逆潮流而动」,或许才是蒋仓皇辞庙的根本原因。
以上两个显例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不对称作战不在于人数眾寡,武器良窳,而是人才决定一切。二是不可无视于世界的潮流与脉动,不可躲在象牙塔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种盲动,最易误事。
现在回过头来,检视一下蔡英文政府。试问,她有刘邦的雅量和视野吗?满朝文武,有张良、韩信、萧何吗?再请问,蔡政权把一个「鸡蛋的家当」全部押在美国身上,会是万全之计吗?即使美国人自己,对美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都是很有意见的。《美国内幕》一书作者约翰根室就说:「美国是一个最荒诞且最不为人瞭解的国家」。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说:「我们美国所以常遭恐怖攻击,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是什么」。
美国是「什么」,一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给出了答案:「美国享有它完成其命运和拯救世界的无限特权。」以上这些美国人的「自言自语」,充分暴露了它一直以来自认为是世界警察和仲裁者的狼子野心,也是全世界所以恐攻不断、烽烟四起的根本原因。而蔡政府却自认为「不可一日无此君」,不是逆潮流而动,又是什么呢。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台湾如一直把美国视为「救世主」,那么就可以小心求証出「台湾的胜算」,终究只是「镜花水月」而已。共军此次困台军演,最主要原因当然是蔡政府的台独言行越来越趋激烈引发的结果,其「威慑」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吾人又必须看到,在这次困台军演后,共军又相继在渤海、黄海以及南海诸海域进行一定规模的系列演习,这就值得我们思考,其用意何在? (作者为退役少将)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