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知情人士向立委爆料,国人才惊知从去年2月到今年5月,故宫已有3件瓷器国宝破损,而最近的一次已确认是人为疏失。歷经战乱都能平安迁徙到台北故宫的国宝,在承平时期的吴密察院长任内就毁损3件,实在令国人难以接受。面对外界的多项质疑,吴院长难以自圆其说,反而坐实了故宫的处理方式不仅涉及隐匿,而且未能「密察」。
吴密察在记者会中提到,故宫文物自南迁到迁台以来,一直都是「一箱多件」的典藏方式,以此试图将古瓷器属非人为疏失造成的伤损,导因于在搬移箱子的过程中,一箱的多件间会有空隙而难免产生碰撞。但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乃至于是哪一次的搬移造成的?他又推说这些纪录因没有电脑资讯化,所以现在也查不出来。
故宫文物的迁移是因民国20年日本关东军发动918事变入侵渖阳,1年多后政府决定打包故宫文物南迁避祸。随着战事的发展,这批文物曾运至上海、南京以至重庆,抗战胜利后则先迁回到南京。其后因国共内战失利,政府才再把这批文物中具有重要价值者运抵台湾。
然而,故宫文物曾歷经10多年的「颠沛流离」与飘洋过海,以当时粗糙的保存技术,运送过程中却能几乎无损,并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蹟。但没想到70多年后,仅在保存古文物的专业机构内搬移,就造成了重要文化遗产的伤损,这恐怕也是现代化博物馆中罕见的「世界级奇蹟」。
再者,吴密察虽说明今年5月因工作人员疏失,让「清乾隆青花花卉盘」从工作台上掉到舖有地毯的地面上造成伤损。但对于记者提问,工作人员为何把这件古物拿出?他则解释有可能是因策展、「改箱为柜」或数位化等业务上的需要。这件古物掉到地上摔破已5个多月,院长竟然还说不出到底是因哪项业务的需要而搬动的?
同样地,吴密察既然已明确得知是人为疏失造成青花盘破损,而且案情单纯到只是从工作台掉到地面上,何以迄今仍是「惩处程序刻正进行中」?这在公务机关内乃极不寻常的迟不惩处,当然也必是首长的决定。换言之,极可能是因吹哨者透过立委吹了哨,吴密察才只好交办惩处。
吴密察遭质疑隐匿国宝伤损,他试图以「正常程序」来澄清,意味保密是为了保存证据的理所当然。但矛盾的是,有记者提问可否提供破损文物的相片?吴密察起初却顾左右而言他。难道,古物破损成何种情形需要保密,是因一旦公开后,瓷器碎片间会有串证之虞?
其实,吴密察将破损情形当成须保密的证据,反易让人怀疑故宫只想秘密修復古物,之后外人就难以看出及鑑定出破损的原因。直到28日傍晚,故宫才公布了3件瓷器破损情形的相片,至少可让更多专业人士初步勘验其原因。至于两件非人为疏失造成伤损的文物,究竟为何破损,吴密察也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向外界说明,若是找不到人负责,那故宫院长应该概括承受吧?
吴密察因为台独学者的身分,一直被外界质疑其对故宫中华文物的保护心态可能不同于以前的故宫院长,如今故宫出此大事,吴院长若不能「密察」后坦荡公布实情以昭公信,他所领导的故宫,国人又如何能放心呢?(作者为民主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