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日前与媒体茶叙,断言大环境对民进党相当不利,悲观地认为年底的地方选举胜负已定。他表示,不论国际或台湾的舆论都强调战争危机、甚至于武统迫在眉睫,然而,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并不希望战争,因此不认同民进党今年主打「抗中保台」牌。其实,许信良在八月就忧心,「台湾越是面对中国问题,越要解决内部问题,蓝绿对抗若变成敌国,就是台湾最大危机」。
距离九合一选举不到一个月,迄今选情冷飕飕,不管蓝绿阵营,周末的造势场合没有往年热络,即使执政的民进党都显得动员乏力。一般来说,选民的态度应该会随着投票日逼近清晰,不过,目前竞争激烈的县市竟然有三分之一拒绝表态,不少人还在犹豫不决。由于民进党有行政的优势,挟丰沛的行政资源对地方派系进行绑桩,不过,总不能捉龟走鱉,必须想办法唤起深绿选民的危机意识。
大体而言,外部环境不是选举的焦点,更不用说地方选举。然而,国际关系有所谓「转移焦点战争理论」,也就是威权政府因为正当性不足,往往必须在外交上张牙舞爪、诉诸民族主义、甚至于发动战争,以闪躲内部的挑战,譬如日俄战争、及福岛战争。其实,民选政府在无计可施之际,也不免东施效颦,譬如前美国总统尼克森对于印度总理甘地夫人的言语粗鄙,未尝不是出于选举考量的转口内销。
民进党在上回九合一选举重挫,蔡英文总统连任之际又面对同志赖清德的挑战,一边进行初选、一边修改规则,给小孩子做最坏的示范,最后竟然能胜出、而且还获得八百一十七万选票支持。当时,民进党政府的政绩乏善可陈,除了要感谢「习五条」、及「香港送中」,关键在于「抗中保台」牌、把韩国瑜打为「中共的同路人」,原本意兴阑珊的死忠换帖只好含泪投票。
地方选举俨然检验总统表现的期中选举,民进党此番故技重施,也不过就是进没步、退无路。那么,究竟亡国感是否仍然有效?去年的四项公投,民进党政府除了强制脱鉤大选,还操作蓝绿的对决,刻意降低中间选民的投票意愿。如今,蔡英文政府的前瞻基础建设既不前瞻也不基础、防疫平庸而高端疑点重重、纾困沦又为扈从,十八岁公民权复决案恐难绑住年轻人的心,黔驴技穷「芒果乾」。
中国的军事威胁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近年来的军演俨然类封锁;同样地,中共二十大把「反台独」写入党章,触目惊心。不过,自从「习五条」被民进党当作选票的提款机以来,习近平的谈话刻意低调,不希望被大做文章;换句话说,老生常谈「一国两制」、「祖国统一」,还有其他更迫切的内外目标。当然,擦枪走火,又是另一回事。
不管是陈时中的「抗中保台DNA」、还是蔡英文的「如果我们选得不理想,想一想国际间会怎么解读呢?他们会问说,台湾人民是不是改变主意了?这样的话,这些国家会不会对台湾的信心打折扣呢?」就是不折不扣的绑架。希特勒以共产党的威胁裹胁老百姓,国民党长期戒严的最好藉口是「反共抗俄」,蔡英文政府的策略如出一辙。
人民或许不愿战争,然而,对于外患的嫌恶或可暂时容忍无能,端赖边际效应递减是否已达临界点而转为负。(作者为国立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学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