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人命」的「菅」,是野草之意,将人命视为野草,生杀无感,因此所谓「菅民主义」,即视人民为野草之主义。
三民主义为(老)国民党所宗,菅民主义为民进党所宗。承美国圣旨,武装台湾,筑血肉长城,人民不过是野草,做炮灰刚好而已。所以啊,台独建国后,「三」改为「菅」,国歌改一字即可,其后的「咨尔多士,为民(进党)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原封不动亦不违和。
「全动法」(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修正草案)一出,轰动武林,惊动万教,除了管制媒体,还要「精神动员」学生,甚至被质疑其条文暗藏让16岁以上的年轻人在战时「参战」的意图。网民当然炸锅,质疑声浪五花八门,总结就是一句,凭什么「夙夜匪懈,为民进党前锋」?
当然,绿营也大可说,执政党又不一定是民进党,「全动法」非为一党私利所量身定做,然而,也不能排除未来民进党还有执政机会,是否备而不用,你塔绿斑说了算?人民就得信?
所以,少来这套,民进党知法玩法的事例多不胜数,法案一过,未来的执政者想改还不一定敢改,毕竟有美国爸爸监管。而政客不分蓝绿白,一致亲美,现在哪个大咖敢反对武装台湾的?
战时动员,无可厚非,中华民国本来就有,打仗了还想要言论自由,未免也太理想主义,青年动员亦作如是观,但这并不是重点。舆论大譁的关键问题是:「动员准备阶段」是准备什么鬼?大白话说,此阶段就是「平时」,平时就让政府管制出版业,媒体业,网路业,有何正当性?难怪被抨击是「警总復辟」。
简言之,不必多,问一题就好,政府启动「动员准备阶段」的标准是什么?要「准备」多久?8年?16年?还是随心所欲?人民是野草,让政府说踩就踩,说割就割吗?
国防部的澄清也不清不楚,说此法「仅适用于实施动员时期,绝不会影响或损及人民平时之自由与权益」,问题是第2条「动员准备阶段:指平时实施动员准备时期」,这不就是规范「平时」的自由与权益吗?所以才问启动此法的标准是什么?是「选举对执政党不利的时候」吗?
第14条更是明白地规范,在「平时」就得「精神动员准备分类计画主管机关应结合学校教育并透过大眾传播媒体,培养爱国意志,增进国防知识,坚定参与防卫国家安全之意识」。
请问国防部,培养爱国意志是爱哪国?中华民国?还是台湾国?若爱的是中华民国,遵照宪法推动统一,算爱国还是叛国?「平时」老早就在搞反中脱中的洗脑教育,现在还要在法律层面加码强迫洗脑爱「台湾国」吗?政客们早将「国家认知」混肴成糨糊了,认知不清,到底是在爱哪国?
第15条为新增条款,也就是最为人所诟病的言论自由管制,是一种「反认知作战的认知作战」。按绿营惯于将不喜欢的言论打成认知作战,此新增法条根本是司马昭之心,「平时」就能发挥「听党话,跟党走」的寒蝉效应。
草案修了一堆,说到底,这所谓「准备阶段」,就是各种演习,为此授权各主管机关与地方政府对人民进行「调查,统计,及预为分配,储备规画,并得实施演习验证之」。文字之间,找不到「没有损及人民平时自由与权益」的证据。
「全动法」就是恶劣在这里,不要再骗了,这是「平时就可戒严」的概念,掌权者自由心证何时可启动「动员准备阶段」。按民进党的作风,谁能相信绿营不会藉此法搞选举奥步,选前宣布「动员准备阶段」,令所有反对者都闭嘴,乖乖接受调查,统计?
「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修改为「全民防卫动员法」,看似将「准备」字眼移除,但在内文上更强调了「准备」。而只要没明定启动标准的施行细则,准备就是平时,准备就是还没打仗就要限制人民的自由与权益,而决定何时启动「准备」,显然绝不会是人民作主。
乾脆现在就宣布启动吧,执政党选情不太好,反对声量太高了,朝廷又一天到晚说中共在搞灰色地带的认知作战不是吗?你宣布启动我们马上乖乖闭嘴,反过来歌颂皇上千秋万世,鸟生鱼汤。
「菅」的草字头换成「竹」字头,就成了「管」,准备管制人民,就是「全动法」修正草案的真义。
我在3年前些过一篇文章,批评「蔡英文继承蒋公遗志」,匆匆3年,民进党是愈来愈老国民党,蔡英文是愈来愈「蒋公」,台湾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反共抗俄时代了。(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