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两会3月4日起陆续举行,期间除了重新选举中国国家主席以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年任期总结的告别曲,同时在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乌克兰情势呈现胶着、台海局势硝烟密布、新冠疫情重挫经济等内外情势下,预料未来大陆新的一年政策走向将持续秉持「稳中求进」。此外对台方面释放的政治讯号,对于两岸关系能否在疫后走向和缓,观察李克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相关论述,明显可见态度逐步趋向缓和与平稳,同时更为清晰地表态,大陆对于两岸交流重启的期盼与重视。
歷年来的全国两会(人大、政协会议),向来是各方观测大陆政策的重点指标,一般而言包含《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性重点工作、中共交流各方代表团的谘询讨论,以及总理及各部委召开的会后记者会。然而非同以往的是今年适逢中央政府机构与全国政协换届,同时亦为中共放弃清零政策与疫后全面开放的首次,对于台湾乃至于全球的影响皆可一窥端倪未来的政策方向。
其中对于台湾而言相对重要的面向,则为李克强首次提出「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软性论述。然而软硬兼施向来为中共对台措施的重要手段,因此其亦重申硬基础政治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独』促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显示未来对台政策将以「软」为主要核心,同时构建「硬」作为路线基础,持续透过两手策略的并行运用,更为灵活地展开全方位的两岸关系发展工作。
北京方面对于台海局势的发展,在疫后大举开放后逐步掌握主动性的角色,纵使本次工作报告中的涉台部分,基本上延续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论述,然而首次释放的「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对台新主张,除了呼应中央定调2023年为「两岸大交流年」以外,同时也将服膺中共日前提出的「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有效扩大两岸各层级与领域的软性交流。
尤其是寻求「中华文化」在双边的共鸣,用以导向政治认同的递增,至于军机舰扰台和外交角力等硬策略则持续施展,透过双管齐下的「软硬兼施」手段来推进两岸「求同除异」效果。
面对中共进一步的对台论述,陆委会一如往常「呼吁北京当局正视与面对两岸互不隶属的事实」,至今对于台海情势缺乏实质性助益的作法,台湾依然限制小三通、直航、陆客来台,大陆仍旧取消来台的陆生升学、陆客团客与自由行,两岸始终处于隔空喊话的空转状态。
然而未来预料在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寧于两会期间发表涉台谈话,以及本年度对台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后,上述僵局将会取得积极且有效的开放,届时我方也须积极应对,陆方「软硬兼施」的新型态涉台战略措施。(作者为復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