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陆两会于3月13日上午正式收官。过去9天半时间里,大陆的政坛换届、内政外交、民生福祉等重要议题通过这一重要窗口密集释放信息,吸引了全球目光。
于内,世界可以通过今次两会看到中国的復甦开启,稳中求进。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今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硬指标」。儘管外界普遍认为「5%左右」过于保守,但这一数字背后蕴涵「稳中求进」的深意。
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其首场记者会上解释了什么是「稳中求进」:稳,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稳中求进实际上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软标准」,要兼顾绿色、开放、创新等要求;同时也是留足弹性区间,以解决一些结构性问题,更好地保障民生,避免盲目刺激经济。
2013至202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在全球经济发展动能持续走弱之际,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稳步復甦与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值得持续关注。
于外,世界可以看到中国的刚柔相济,因应变局。外交部长秦刚在7日的记者会上全面立体地向外界阐述中国对外政策,以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贡献者,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成果,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等回答表露中国外交「柔」的一面。
当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时,秦刚则直言不讳,正面回击,展示中国对外政策「刚」的一面。通过今次两会不难发现,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中国不再一味地「说好话」「讲道理」,而是以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与他们打交道。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以「刚柔相济」之道因应全球变局是其对外政策更加成熟、自信的表现。
当然,世界也能从中发现中国内外依然面临很多难题,还有很多的未知需要探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在其新任期的首次重要讲话中提到「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折射出新一届中国政府对未来内外局势压力与挑战有着充分评估和准备。
对于这些难题,今次两会中国一方面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以改革进一步强化自身实力。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批准通过,对多个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进行针对性调整,以实现强化金融统一协调与监管、加大乡村振兴力度、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目标。
另一方面,中国也积极尝试为国际社会排忧解难。就在两会期间,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于北京上演了「世纪大和解」。在宗教、歷史、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交织影响下相互「仇视」的两国,与中国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同意恢復外交关系。和一些国家在中东「两头不讨好」相比,中国以独特的解题之道,与矛盾双方搞好关系的同时,还在中东创造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歷史契机。
「沙伊和解」仅是一个开始,乌克兰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气候变暖等难题构成的综合考验还有待世界共同应对。不难预见,中国将继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这场综合考验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而言之,透过今次两会释放的种种信息,世界能从中窥见中国对自身与外界的「知」。而当两会收官后,国际社会将更聚焦于中国的「行」。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知行合一」传统的国度,中国将如何以「知行相资以为用」持续回应外界关切,值得期待。(作者为大陆资深时政评论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