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日前表示,「说中华民国是护国神山,这是我以前从来没听过的神话」。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代表赖清德的两岸政策所走的「分离主义」路线,要远比蔡英文更偏,已进入「躁动主义」路线。但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令人悲哀的事,因为一个高居副总统之职,现在还要竞逐国家大位的人,竟然连这个国家的宪法都不肯遵守,名称都不肯接受。
说赖清德的主张危险,是因为蔡英文在上台前曾公开说过「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但在上台后则是遵循谨小慎微路线,除了就任初期访问巴拿马时,曾公开宣称自己是「台湾(中华民国)总统」(President of Taiwan(ROC))」一次,受到警告外,其后她对国家的名称宣示分别是「台湾」、「这个国家」,多次摆盪后定位是「中华民国台湾」。这一连串的摇摆虽然清楚地表现了蔡本人及政府的意识形态,但至少她没有公开嘲笑、摒弃「中华民国」的名称。
但赖清德则不然,他公开把中华民国及其宪法所代表的意义作为嘲讽的对象。蔡英文曾一再强调,她的两岸政策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来。虽然她根本没有做到,但她至少还知道这个名称起码得留着,可以做为蔡政府的遮羞布,因为这是一个两岸关系稳定的基石。但赖清德显然连这个都做不到,还没上台就给自己埋地雷,真不知道他若胜选,未来的两岸路线要怎么走?
侯友宜日前在政见发表会上说:「《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两岸政治上的护国神山」,这一点都没错。因为中共现在所宣称能维持两岸稳定的「九二共识」,在歷史的发展与我方的解释上就是出自《中华民国宪法》。
就歷史沿革来看,在民国80年(1991年)4月下旬,李登辉所主导的第一次修宪时,把两岸关系的现状定位为「一国两区」,随后在此一精神下,于次年(民国81年)8月1日,同样是李登辉主导的国统会,在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有关「一个中国」意涵的解释文,此一解释文对我方的两岸主张有清楚描述。
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序结构下,我方才会在1992年10月底,于两岸香港会谈触礁之际,对中共海协会代表提出符合我方宪法的最终概念,即「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此说又为中共在11月3日所正式接受,并于11月3日孙亚夫先以电话告知我方海基会秘书长,此即两岸在当时最终所达成的共识。而此一过程及最后为北京所同意的文字,被后来的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在2000年时整体打包命名为「九二共识」。所以就整体过程与发展而言,这个共识的核心概念必然符合我方宪法,且是我方宪法精神的延伸。
令选民好奇的是,现在赖清德要选的究竟是什么国家的总统?而他若当选总统后,他所治理的国家名称又会是什么?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