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禁不禁抖音等大陆社群媒体的话题再次火爆。根据民调显示,在几个台湾人经常使用的社群平台中,近一年的网路声量以Facebook最高,其次为Instagram,接着第3名就是抖音(含TikTok)。从抖音带起的诸如魔芋爽、萝卜刀、科目三等流行文化现象可见,抖音受到一眾年轻群体的喜爱。
但是,继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抖音禁令」后,政府似乎有意进一步限制使用抖音等中国大陆社群平台,民进党立委黄捷提案修《个人资料保护法》,防堵抖音。陆委会也是不落人后,以岛内传出首起小红书三方诈骗事件,抖音亦曾出现数起同类型的诈骗案例为由,警告网民不要使用中国大陆社群媒体。问题是,网民并不买单,陆委会发出警告当下,Facebook和PTT就有网民立即出来呛声「收到,马上下载」。反骨的不只是这些网民,更有交通部代表官方打脸,以145万9千元台币公告招标在大陆行销台湾观光,使用的恰恰就是「自家人痛骂有国安、资安疑虑」的微信、小红书等大陆社群平台。
网民的「不听劝」和交通部的「不得不」,后面都是市场自由选择产生的结果。大陆社群媒体该不该用谁说了算?还是得民眾说了算。政府想要阻止民眾的自由选择,那估计就难了。就算拜登的「抖音禁令」,前提也是TikTok(抖音国际版)脱离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与其说美国想禁止TikTok,不如说美国更想拥有它。为什么,因为TikTok在美国有上亿的用户,政府依然要顾虑民眾的自由和需求。网民们不是傻子,一个不好用的软体没人会留恋,小红书传递生活经验,是网路同温层常识传递的需求。抖音提供迅速的新闻资讯,给与网民更多的言论自由,两者都能在自媒体时代产生互助价值和经济价值。
政府的施政行为更加不能把民眾当傻子,一则政府给不出抖音、小红书这些软体的替代品,无法满足民眾的使用需求。二则民进党身为执政党没有起到示范作用,民进党立委林楚茵喊要「禁抖音、爱奇艺」,结果自己私下用得很开心。三则政府的监管职能未尽,Facebook也是诈骗大温床,广告推播多数有诈骗之嫌,政府没有相应处理,以诈骗为由劝导民眾,不能服眾。四则政府对于言论的管控引来反感,对于电视台一片绿油油,年轻群体转战网路寻求言论自由,更多限制和禁止只会适得其反。
陆委会的警告方式,生硬到令人反感,好像在告诉民眾,因为监管不到,所以请大家不要用。那政府在整个社会管治中扮演什么角色,按照这样的逻辑,民眾被电话诈骗,求助无门,禁用电话好了,民眾被简讯诈骗,求助无门,禁止传简讯好了。承载需求的哪个管道出了问题,就禁止使用哪个管道?这是无理的。政府的失能,不能让民眾埋单。
除了直接禁用,如何要求平台方善尽资讯安全与管理资料的责任,才是政府应该尽到的职责。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在面对中国时,也是该合作的合作,该斗争的斗争,何以我们台湾,甚至不敢提一提监管问题,基于民生考量的沟通魄力没有,先拿民?需求开刀。其实,陆委会可以作为协商两岸事务的管道,结果现在只能恐吓国人制造两岸衝突。数位发展部可以根据对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加以查核,或者是要求社群平台报告其资料处理与资料中心的位置,并查核与确认相关资讯,现在只能行使激进的限制与禁用职能。
在民进党执政下,以抗中保台作为指引,缺乏两岸的沟通,司法无法协作,文化无法相通,人心相背,监管上已经作茧自缚,政府只能禁禁禁,但是却只知禁止,不知给与。禁完怎么办,无人应答,让民眾陷入求助无门之地。不但如此,政府也一直无法摆脱既要人民币,又要反中的矛盾,将整个台湾都带入一个抗中是工作,亲中是生活的怪圈之中。
(作者为世新大学硕士生)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