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部分产品(第二批)关税减让的公告,宣布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134个税目的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这是继2024年1月1日,大陆方面中止ECFA项下丙烯等12个税目产品关税减让后,维护两岸经贸规范与秩序的又一正当举措。
●ECFA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对台湾而言,ECFA不仅是两岸经济合作风向标,而且也是台湾唯一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据台湾「ECFA服务中心」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执行情形》显示,截至2023年底,台湾在ECFA项下从大陆获得的关税减免金额累计达101.01亿美元,而同期大陆从台湾地区在ECFA项下获得的关税减免金额只有10.84亿美元,规模上仅有前者的1/10。
更重要的是,台湾的农渔、机械、纺织、化工等产品透过早收清单可因关税减免而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台湾产业不过分依赖于晶片制造、资通讯等少数高科技产业,有助于岛内经济相对均衡稳定发展及传统产业的就业。因此,ECFA对台资企业投资信心影响极大,一旦受挫将进一步带动投资转移效应,对台湾经济发展造成显着的负面衝击。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ECFA对台湾的农渔、石化、机械及纺织业影响较大。台塑等石化企业对外表示,大陆今年初以来中止的12项石化产品关税减让对台湾石化产业造成很大影响。而此次134项ECFA早收清单项下关税减让的取消,涉及石化、纺织、金属制品、机械制品、汽车零组件等。据台方数据,这134项产品影响出口金额约98亿美元(约合新台币3180亿元)。目前,取消的ECFA项下关税减让的产品累计达146项,占ECFA早收清单项目的28%,影响金额近120亿美元(约新台币3894亿元),更多的企业、产业将面临出口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大陆的反制措施力度不断加大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对大陆产品採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导致两岸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和片面受限状况。大陆商务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台湾共对大陆2509项产品禁止进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歷时8个月的调查,2023年12月15日,大陆商务部发布公告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构成贸易壁垒。2024年1月1日起,大陆终止对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在ECFA项下的关税优惠。
对于大陆警示性的合理的做法,民进党当局却没有採取任何措施取消和修正相关的限制,这迫使大陆有关部门不得不进一步中止ECFA部分产品的关税减让,由此造成的后果与责任完全要由民进党当局承担。可以预期,如果民进党当局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採取措施取消不合理的限制,那么第三、第四批产品关税减让取消的措施很快就会出台。
●两岸经济合作处于关键转折点
针对此次大陆取消关税减让措施的影响,台湾工业总会指出,对已全球布局的企业,极可能缩减岛内产能,来降低关税风险;但对于中小企业,恐会以「关厂」因应,两者都会衝击岛内就业市场。为此,工总和工商协进会都建议,要正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持续与大陆沟通,及早进行磋商。
从目前情况看,两岸经贸发展正迈向关键转折点,如果可以在「九二共识」基础重启对话,不但可以通过协商恢復相关产品的ECFA项下关税减让措施,而且将进一步推动两岸经贸的发展与深化,带动台湾经济成长;但如果无法实现恢復协商对话,则台湾不仅面临ECFA终止的问题,还将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调查,这必将改变两岸经贸的现有格局,进而导致台湾外贸、产业的加速衰退,以及民眾福祉的大幅缩水。
如何修正台湾在两岸经贸往来设置的歧视性、显着性措施,不仅是民进党当局面临的选择,也是岛内企业与民眾面临的选择。(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