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华民国的治权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与外离岛地区,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岛屿国家。然而,我国所面对的威胁是具备核武优势,并企图在亚太地区打造区域强权的中国大陆。在两岸如此权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台湾是否有必要另设新的军校体制?
米尔斯海默于《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其地面力量比独立的海上力量和战略空中力量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捍卫国家领土的主要力量仍是来自陆军,而非海军及空军。
是的!台湾是岛屿国家,我们需要的是一支具备战略能力的海、空军力量,能将对我有敌意和威胁的势力,将其阻挡在台湾的护城河「台湾海峡与西太平洋」之外。毕竟,要入侵目前的中华民国,首先就是通过海上来进行入侵行动。
以前述的逻辑来看,中华民国理应成立新的联合军校以摆脱传统的大陆军思维,培育符合现代及未来战场、具备国际观点的三军干部才是。此外,将当年随国民政府来台的三军六校逐渐废除,并让认同此观念的高中阶军官,转换至新设军校,以培养新时代的国军未来干部。以美国、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军校为例,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更新,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也能提供我们一些参考。
前面提及,地面力量比起海上及空中更为重要,另一个原因为,在一场战争中,海、空军的主要战略在于封锁及轰炸,而非侵占,其力量是有限的。说白一点,陆军才是对战争胜负,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唯有占领对方的领土,并将其控制,才能达到征服与胁迫的目的。例如,美国于二战期间,虽然拥有强大的海、空军,但在欧洲战场上,最终还是需要陆军的参与才能取得胜利。
近代史上,光靠海、空力量就赢得战争的案例,可说是少之又少。没有陆军后续的占领,光靠前述两者发起的战争,对于被攻击的国家而言,顶多只能算是惩罚。由此可见,即使常遭人诟病,也不难理解为何台湾军方仍将重点放在陆军发展上(例如,战术甲车、无人载具、单兵作战装备等)。
但是,废除现有并成立新的军校;或是以换血、从内部取而代之的方式(如同当年中国共产党渗透国民党),以打造一支符合现代及未来的部队,究竟是不切实际的憧憬,还是考量不周的理想呢?
笔者以为,与其新设一个符合台湾环境的军校,不如从现有的体制进行内部改革。虽然旧有体制的影响仍大,但成立新的军校,不仅会沦为政党攻击的目标,而且对部队士气及管理上,将带来更大的问题、更多的影响。与此同时,亦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修订训练方向,并尝试与国军部队的行动结合训练,而非局限于如万安演习的演练,能让群眾明白国军的训练,并非作秀,而是有其用意。
总之,台湾面临的国家安全是越来越严峻的,在此情况下,成立新的军校体系确实具有吸引力,特别是在培养新一代军事指挥人才方面。然而,基于现实考量,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避免花费更多不必要的经费,不如转向投入内部改革及全民国防教育,或许更为务实。如此,方可在现有体制下,提升国军的整体战斗能力与应变能力。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