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仅剩107天之际,现任总统拜登抛出退选的震撼弹,成为詹森总统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现任总统不寻求连任的第二人。
原本推行「大社会」计画颇有成效的詹森总统,却因越战失利与反战浪潮而黯然退选;而致力于团结友邦、全力抗中的拜登总统,则因一场辩论暴露自身老迈失能、不堪重任,而不得不在党内压力下忍痛弃选。詹、拜二人均属民主党籍,儘管退选原因不同,但拜登是否因此如同詹森将总统宝座拱手让予共和党,并进而导致美国政策与世界局势的改变,颇值得密切观察。
拜登一宣布退选,在5小时内民主党的捐款就涌入2750万美元,看来这是民主党可以持续政权的一线生机。然而对于民主党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谁可以成为拜登退选后的递补者,并打败来势汹汹的川普?儘管拜登已表明将全力支持其副手贺锦丽代表民主党竞选,但是同党的前总统欧巴马却默不作声。其刻意不语是否意味着党内实力派的诸侯,如加州州长纽松、密州州长惠特梅尔,以及宾州州长夏皮洛等都有机会异军突起、雀屏中选?
然而从政治现实的层面来看,副总统贺锦丽仍是最有机会出线者。首先,纽松与惠特梅尔两位州长已先后表达不会挑战贺锦丽;而宾州州长夏皮洛虽未明白表态,但因枪击川普的重大事件发生在其管辖区域,恐怕对其争取提名也有所不利。
其次,贺锦丽担任副总统期间,经常代表拜登出访各国,并与当地政要建立联繫管道与紧密关系,其熟稔国际事务的程度恐非其他可能人选所能及。再者,大选在即,时间已如此紧迫,阵前换将实非得已,若再找个联邦政府局外人,既乏现任者资源又无相关经验,恐难获得选民信任与支持。最后,从CNN统整6份民调数据显示,贺锦丽与川普的差距仅落后1趴,并非毫无机会逆转胜。
假设贺锦丽顺利脱颖而出参选总统,其政策诉求恐将是「拜规贺随」,如同为「第二任拜登政府」作准备。观诸贺锦丽言行,她基本上仍站稳华府两党菁英「抗中」与「利美」的主流意见,其与川普的差别在于,她仍将依循拜登政府多边主义的作风,在美国长期形塑的国际体系内抱团取暖并分进合击。
在欧洲部分,她将透过北约强化与盟国的合作关系,并在军经上继续支援乌克兰以对抗俄罗斯。在亚洲部分,她将透过美国与日、韩的共同防御条约,并透过东协与相关国家在两韩、台海与南海议题上,协同採取围堵中国与防卫自身的互助措施。至于台湾,仍将是美国牵制中国的重要棋子,贺锦丽势将对台美互动维持较高规格的非盟邦关系。
然而不容讳言,面对枪击案后声势大涨的川普,贺锦丽纵使幸运当选,仍需感谢这是上帝特别恩赐的神蹟。事实上,撇开准备时间不足的因素外,贺锦丽仍有拜登政府的执政包袱,且其副总统任内的表现并不亮眼,尤其在边界管制的处理上并不讨好。
万一「川贺之争」以贺锦丽败阵收场,可以预见未来事事以美国利益为优先,且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单边主义又将復甦。届时不仅欧亚盟友要叫苦连天,「倚美谋独」的民进党政府恐怕也要不断发行国债,来缴纳台湾巨额的保护费吧!(作者为佛光大学乐活产业学院教授兼院长、台湾对外关系研究暨发展协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