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近半年的0214金门事件初露曙光,陆方代表将赴金门与我方官员进行新一轮协商,并有望达成协议,送还2名遇难渔民大体。虽然协商因突发颱风而顺延,但无论是陆委会还是国台办的回应,都展现出难得的务实作风,看得出双方都有意解开这个「结」,让两岸关系继续往前走。
回归两岸条例 重回谈判桌
今年1月大选结果显示,6成民意不认同民进党路线,虽然执政党没变,两岸官方协商难以恢復,但双向民间交流本应翻开新篇。更何况,疫后两岸恢復交流就是从「小三通」开始,因而从「小两岸」到「大两岸」本就是两岸渐进开放的路线图。然而,出人意料的0214事件,不仅打断了双向开放进程,也让问题复杂化。此后,从大陆海警强势执法,到金门钓客滞留对岸,问题愈来愈多,结愈打愈紧。
此次两岸重新回到谈判桌并有望签署协议,说明0214事件后,双方当时在金门的马拉松谈判并非没有成果,许多技术性问题可能已经达成共识,但最终卡在政治定调的临门一脚,尤其是蔡政府将陆方态度上纲上线为「不尊重我方制度」,令各方都下不了台。解铃还须繫铃人,经歷520人事更迭,赖政府处理0214事件的包袱没那么重,很可能让双方各让一步,将司法程序与人道善后事宜「脱鉤」,才会有今天的结果。
两岸恢復0214事件协商,再次凸显两岸和平的通关密语,那就是「务实、务实、再务实」。先看我方态度的转变:事件发生之初,政府上下口径一致是「互不隶属、执法正当」,后来才转为「人道优先、死者为大」,但最终令陆方愿意重启协商的转捩点,应是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回归两岸条例以「两区论」界定两岸关系。相信这个动作在北京眼中才算「真正的务实和善意」。
再看陆方态度的变化:0214事件在农历春节假期发生,大陆民眾群情激奋,国台办的回应被内部骂翻,对岸网红要求通缉海巡署人员,甚至呼吁陆舰赴金门上岸抓人,直到陆方海警穿越我禁限制水域线、宣告常态化执法,对岸沸腾民意才有所平復。但在高姿态政治反制动作掩护下,陆方採取务实姿态,并未坚持「承认一中原则才可以谈善后」,而是以民间身分派出家属团,与我方官员展开交涉。
务实和平共识 交流向前行
陆方坚持九二共识前提,两岸之间「官对官」固然存在障碍,且影响到「民对民」的双向交流,陆客观光、经贸壁垒等议题始终悬而未决。不过,陆方身段日趋灵活,并不排斥「官对民」、「民对官」的务实接触。例如,国台办发言人谈及0214事件重启协商时,使用了「希望就此保持沟通」的表述,巧妙地隐去了两造协商主体的身分,也就是为过去「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官员无法对话」的问题解了套。同时,近期大陆文化、体育官员接连获准入境参加活动,但与我方海基会高层「同场不同框」,若能基于「民对官」务实安排,未来双方不期而遇、自然互动,也并非不可能。
尽速务实处理0214事件善后事宜,是两岸执政当局共同需求。习近平4月会见马英九时表示,「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走走、乐见大陆同胞去宝岛看看」,赖清德总统520演讲也谈到,对等尊严前提下,愿重启观光旅游、学位生来台。双方两岸事务团队固然政治立场迥异,但总要执行各自领导人有关开放交流的任务。相信双方都认识到,从「小三通」恢復陆客离岛观光入手,难度最低、阻力最小,但0214事件无疑变成横亘在前的大山,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红绿的统独拉锯不可避免,两岸「高来高去」的政治交锋还会继续,一方追求「务实统一」,另一方自诩「务实台独」,双方至少可以找到「务实和平」的最大公约数。海基会秘书长罗文嘉日前参加金厦泳渡与两岸好手亲切寒暄,国台办主任宋涛也在江苏与台湾青年面对面交流。上述善意互动,都透过镜头向两岸传播,无疑都是正面的讯号。现在,两岸应静候0214事件告一段落的佳音,推动两岸民间双向交流再向前走一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