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了俸禄多年的两位NCC委员,卸任当天发文对政媒体制倒打一耙,不仅遭立委批判有失风骨,肯定也断了未来可能的仕途。毕竟政务官只要听话与奉命行事就好,当打手也只要负责出拳,怎能多嘴?

当然,NCC衙门跟台湾媒体的公共场域,有着最遥远的距离,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NCC委员口中的「媒体垄断」,其实应该带头反抗Meta每分每秒对你我眼球的认知操弄;至于诉诸「文化免议」(Cultural Exception)来保护台湾本土视听产业,到了Web2与Web3时代,更显得是恐龙思维了。

她们公开信中,所谓的「政媒共生集团」,也早就是客厅中的大象,只是没有官员敢说出口而已。然而,受到剪线潮影响,以及营收获利持续下滑,这一间客厅越来越小了,挤在里头摩肩擦踵的象群们,只能靠卖药广告,以及影响力的剩余价值存活。

当然,有线新闻频道仍对台湾社会影响甚鉅,特别在政坛,大家都还是看电视办案。只不过,传统媒体早已把议题设定(Agenda Setting)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社群平台上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内容源,这也造成三器新闻当道,KOL比政论节目名嘴还敢讲。

UGC内容透过手机载具抢走阅听人的眼球,造成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能够获得阅听时长的比例愈来愈低,但包括电影、纪录片、颱风与天灾的现场报导,还是要靠资本与机构的力量来制作。奥运赛事转播就是PGC不能失守的阵地。美国NBC在2014年以总额77.5亿美元抢下了2032年之前的美国市场转播权:近5届奥运台湾转播权则是由爱尔达获得,本届巴黎奥运转播金超过4亿台币,也是最近网上发烧议题。

爱尔达扛下策略伙伴中华电信要求推广MOD的使命,也透过重大赛事推广APP内收视订阅课金,这都是市场机制。非奥运期间,诸多冷僻运动也都看得到爱尔达与各大有线体育频道的投入,多数也一定都是赔钱转播的,像是赔钱货MOMO TV遭富邦集团转卖博斯,也是商业现实。

其实台湾阅听眾也一直没搞清楚,NCC在传播产业中,只管得到这些基于频谱的有线电视系统台与频道,还有年轻人不爱听的广播电台,并以罚款与撤照来进行监管之恶。如以同样的言论尺度,脸书上充斥网路谣言与不实讯息,更是诈骗集团的产地,IG上也都是不雅与猥亵照片,还有乱报股票内线的podcast,怎么没有新闻学者们喊声要求政府下架呢?

在象牙塔内,2、30年来都相信网路能够解放言论场域,创造比传统媒体更好的自由空间,但迄今在跨国网路霸权主宰下,怎么会变成你我被豢养在同温层中,成为被演算法榨取的数据原料呢?眼见社群巨兽的猖獗,前数位发展部长唐凤与微软研究院多元协作中心研究总监Glen Weyl倡议的「多元宇宙」(Plurality),又能成为新解方,有朝一日在Web3时代落实?

毕竟,网路媒体与社群平台的主管机关,也从来没人知道是由文化部或数位发展部主责,而「监控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肆虐抹煞民主体制,操弄选举风向与认知作战,从来也都是三不管的全球现实。尤其持续迭代的社群产品,细分渠道与偏颇算法,也越发泾渭分明,争取更多大眾与分眾用户。例如在脆翻车的《女人迷》与米其林名厨,在其他平台显得风平浪静,更不用说大眾媒体毫无所知了。

台湾人每天上网7、8个小时,而台湾家户收看电视的时长越来越少,年轻人更不爱看电视了!YouTube、短视频、podcast、OTT持续蚕食鲸吞,造成广电都是弱势媒体了,而Meta在台湾1年广告额超过200亿,比所有电视频道加总起来还要多,这连小学生都知道,可能就只有NCC委员不知道了。(作者为锶科技暨币特财经总编辑)

#NCC #都是 #社群平台 #委员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