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陆媒体曝光我国国军「雄风机动发射车」部署位置,甚至标明「海锋4中队」与国军部署在淡水跟花莲的地址与经纬度,引发国安疑虑。国防部长顾立雄回应指出,解放军确实可能以卫星照得到我国国军固定的阵地位置,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解放军无法察觉我机动战术的位置。逻辑上说得通。

中共侦察卫星的发展对台海安全实质构成深远之影响,其技术虽已取得显着进展,但在多方面仍存在技术局限,这些局限为我国在防御与反制上提供了应对空间。

中共目前依赖多层次的卫星监控体系,以进行台湾军事设施与机动部队的侦察与监控,这些卫星涵盖了光学、雷达和电子侦察等技术手段。然而,在解析度、天候影响、再访频率及抗电子干扰等方面,侦察卫星的功能仍有可被利用的漏洞。

首先,儘管中共的侦察卫星已具备高解析度成像能力,但其在辨识小型或偽装目标时仍存在挑战。即使是低地球轨道卫星,受距离与技术限制,对地面细微变化的辨识能力仍有不足,尤其当台湾利用偽装技术或部署假目标,这些干扰手段将大幅模糊中共的监控画面。台湾可以藉此掩蔽重要军事设施和装备的真实位置,使中共在分析影像时增加误判风险。

此外,天候对侦察卫星的成像效果有明显影响;光学卫星在云层、雾气或强降水条件下会受到严重干扰,这种条件在台湾周边海域与山地地形中更为普遍。虽然中共运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候的影响,但SAR影像的解析度在辨识地面结构细节时不及光学成像。因此,台湾可利用特定气候条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部队调动或设备转移,藉此降低中共侦察卫星对我方部队的即时掌控。

再访时间的局限,也是中共侦察卫星网络的缺点。低地球轨道卫星虽然可以频繁覆盖台湾上空,但无法固定停留于单一地点,当完成一次拍摄后需待下次卫星通过才能再次观测同一地区;这使得中共的卫星影像无法完全实时,尤其在台湾若进行快速调动或机动部署时,中共的再访间隔将形成情报缺口。台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隙时间,执行设施转移、部队机动和阵地偽装,以减少被持续锁定的风险,这对防御作战将具有战术优势。

电子战亦对中共侦察卫星构成威胁,若台湾採取干扰措施,则可有效削弱侦察卫星的情报效能。台湾可运用电子干扰、信号欺敌等手段,拦截或扰乱卫星数据传输,进而模糊或误导中共对实际情况的解读。通过释放假讯号或故意发送虚假情报,台湾可以迷惑中共卫星的情报分析系统,使其无法精确辨识我方部队真实部署;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运用反卫星技术,透过攻击卫星通讯或直接拦截卫星的方式,显着削弱中共的卫星侦察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中共的战场态势掌握,并为我防御作战创造有利之战略空间。

综合而论,中共侦察卫星虽对我的军事部署构成了严峻挑战,但其在解析度、气候影响、再访间隔和电子防护上的不足,使国军于防御上有充分的反制空间;藉由偽装、气候掩护、战术机动及电子干扰等多层次措施,削弱其侦察卫星的监控效能,以确保我防卫韧性与战略深度。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侦察卫星 #中共 #国军 #偽装 #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