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正在使暴雨变得更加严重,也更加危险,许多地区灾情空前惨重,不仅西班牙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洪灾,造成200多人死亡,美国佛罗里达州也遭遇,百年最强密尔顿飓风,逾百万人无电可用水淹成灾。台湾位于全球颱风活跃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今年也接续遭秋颱侵袭,系自2008年后一年内再有三个颱风以上登陆的纪录,造成不少的伤害。
例如日前的康芮颱风袭台,除造成多处淹水,山区道路中断,土石流发生,停水停电外,还造成3死690伤,农业损失达18.4亿元。当日台北地区风狂雨骤,加上停电,四周黑压压的耳边,不断传来狂风猛烈撞击门窗的声音,随时有破裂的可能,令人感到恐惧,只能祈祷风雨早日过去!破晓后的台北街头多处路树倾倒,满目疮痍,还好遭的是雨弹不是炸弹。
回想15年前亲身见证莫拉克颱风夹带的超大豪雨,不仅重创南台湾,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踪和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外,也充分暴露出台湾国土保安的脆弱与整个救灾体系的杂乱无章,让人深刻体会到过去政府习惯的防(救)灾模式与思维,已经无法因应气候变迁所带来极端天候的试炼,必须赶紧革新。
笔者还为文建议政府应以台湾永续发展(非经济政治)为考量,对于已不适农作、养殖与人居的地区,政府必须拿出魄力禁止「人定胜天」的行为并协助另地安置、辅导转业外,更重要的是应重新建构一个完整、具弹性、能快速反应的防(救)灾应变体系包括: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Early Warning System),能够快速有效预先侦察出多数即将到来的风暴;预先构想可能的情境(至少应包括:最坏、最可能、最好情况),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旦有灾害发生,相关单位就可以很快的进入情况,做好灾害控管将损失降至最低,才能真正安民心。遗憾的是15年后的台湾依旧未建立这样的防灾机制,民眾面对天然灾害的承受力依旧脆弱!
过去台湾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成长,确实让人民生活获得改善,却也因为长期处于舒适安逸的环境下,让人民早已经忘记了「居安思危」的重要,忽略了台湾原本就处于多风灾地震与缺水的地区,对于天然灾害应变与实地演练计画,恐怕早已束之高阁,如今民眾面对天然灾害的高度风险并不亚于两岸可能的兵戎相见。
儘管蓝绿政府均强调建构韧性台湾,更花费数千亿的治水预算(如扁政府「易淹水地区水患治理计画」8年编列800亿后加码到1160亿,马政府「流域综合治理计画」6年编列600亿治水预算,蔡政府前瞻基础建设计画-水环境建设编列1356亿),并给民眾画下一堆大饼(如营造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及亲近水的优质水环境)。
如今15年过去了,台湾面对乾旱,颱风,暴雨等天然灾害的承受力依旧脆弱,农业天然灾害损失有增无减,政府给予的天然灾害救助费用平均每年超过100亿台币,民眾的自主应灾意识与能力偏低,如今气候变迁不仅造成复合式灾难,也给全球的粮食和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已经使人们更难养活自己。我国政府部门对于过去治水的成果,从来未主动给民眾清楚交代,民意代表、监察委员和审计单位,亦未负起应有的监督审计之责(未见官员因此遭究责),而民眾多忙于生计无心关注,致使政府每遇到天灾则透用放宽灾害认定,增加救助项目,提高补助款,来安抚灾民,平息民怨,并藉此提高治水预算(中央治水预算113年度为新台币300多亿元,114年度将提升至551亿元),如此恶性循环,间接养成官员们的行政怠惰。
近来赖政府又大张旗鼓的成立「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希望打造永续绿生活,迈向国土永续调适韧性)、「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希望打造健康台湾 落实均衡台湾)和「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希望凝聚全民共识,提升国家整体国防、民生、灾防、民主四大韧性),仍然无法跳脱过去的施政陋习(缺乏执行力、具体目标、实质考核和问责机制),特别是赖政府赤裸裸的政治酬庸,引发舆论非议,依然故我。
赖政府把国家当我家,让「用人唯才、不分党派、尊重专业」成为「信赖」笑话,难以乐观。台湾民眾若还是抱着事不关己,无法彻底醒悟,痛下决心打破过去恶性循环魔咒,让信口开河,不学无术的赖友友官员们负起应有的责任,不仅家园淹水梦魇永难除!民眾生活将永难安寧!
(作者为农渔经学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