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回锅的效应正快速扩散到全球,美国小弟们纷纷调整跪姿,拜登的价值观立即跌停,川普的「价格观」也一夜涨停。而「台独之友」立陶宛,要率先弃台了。

立陶宛是双首长制,5月举办总统大选,主张更改「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的瑙塞达连任,「挺台」的中右翼现任总理西蒙尼特挑战总统大位失败。

10月底国会选举,中左翼社民党击败了执政党,准总理帕卢卡斯公开表态称,立陶宛允许台湾在维尔纽斯开设以台湾名义命名的代表处,犯了「严重的外交错误」,同时强调「寻求驻北京的立陶宛大使,以及驻维尔纽斯的中国大使双双返回岗位」。

社民党在总统大选支持的是瑙塞达,两者结盟的民间支持来自于企业与农业,也就是立陶宛与北京关系恶化的主要受害者。

换言之,那一小撮「台独之友」全要滚蛋了,代表处名称中的「台湾」也将被撤除,回復到与其他欧洲国家一致的名称。

事实上,坚持「价值观外交」的政府四年执政不得民心,根据2021年民调,立陶宛近65%的受访者对立陶宛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外交作风给出负面评价。瑙塞达曾公开承认,从政治意义上来说,立陶宛的国际知名度是提高了,但成本太高了。

请注意「成本」这个关键字,它是当前所有西方右翼党派共同强调的重点。早在川普二度当选前,义大利,英国等国即因「成本」而陆续变天,并眼看要席卷欧洲。现在将成本「置顶」的川普重返白宫,大西洋两岸无可避免要被「价格观」大面积覆盖。

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基础,就是来自价值观外交,但现在开始,美国队将全面转向到「价格观外交」,因拜登掀起俄乌衝突而经济严重受损的欧洲,必然第一个「价格回归」,而立陶宛也将第一个展示,如何对台湾进行「价格否定」。

其实,早在去年11月,就已传出立陶宛对台湾兑现投资承诺的进度表达不满,「台湾价格」低于「台湾价值」的类似抱怨早有预兆。现在,美国与立陶宛双双政治变天后,价值算法归零,价格算法拉满,「台湾价格」自然奔向跌停。

情深缘浅,台立关系果然仅止于一夜情,其彰显了台湾的全球孤立,板上钉钉。

诚然,欧洲右翼抬头,不见得意味着与北京的关系向好,但一定程度的修復是必然的。立陶宛准总理的底线是「不辱,不跪,不求」,当然,口头上必须这么说,蕞尔小国,实质上很难对大国做到「新三不」,其余欧洲国家亦然。

立陶宛现任国防部长在川普这次胜选后承认,立陶宛为川普第一任期竖起的「道德高墙」是错误的,他现在主张欧洲要增加国防预算,购买美国武器,遏制中国与伊朗的合作。

妥妥的川普「价格观」。

欸,欸,欸,怎么独漏了俄罗斯?显然立陶宛已意识到川普会重新笼络普丁,不敢再凸显欧俄矛盾。可耻的扈从小国,当初最「撑乌反俄」的不就是你们立陶宛?而且,拜登还在主人座位上呢。

事实是,10年前北约只有3个成员国国防开支达到GDP的2%,现在已达23个,可见就算是「价值观外交」,军费也无可避免要调升,更别说今后的「价格观外交」了。

立陶宛的国防预算目前是2.5%,誓言未来要达到4%以对川普表忠。这么一想,川普要求台湾上调的10%,可不是毫无根据,这虽是一种优势谈判地位的漫天喊价,但按美国叫价风格,台湾最终上调到5%可一点也不奇怪。

GDP的4%?钱哪里来?准总理帕卢卡斯其实已间接透露了答案——与中国修好啊!

立陶宛恐怕想得太美,欧盟现在因电动车课税问题,而给了北京裂解欧洲的歷史机遇,未来欧洲恐会产生「中国队」,想在中美两边讨好,或巴望「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不会像以往那么容易了。

北京要感谢冯德莱恩的价值观挂帅,昏招「振华」。

「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一块招牌,一场春梦,用晶片换外交,本乃「蔡式笑话」,立陶宛没等到台积电,却等到了笑不出来的赖清德,想独吞台湾半导体业的川普,以及从价格观恶梦中惊醒的立陶宛人民。

吴钊燮的勋章,现在成了林佳龙的包袱,面对立陶宛新政府对北京的温情召唤,林佳龙也只能说,政府会努力维护那块招牌,立陶宛与两岸各自的关系可以「同步发展」。

台湾被立陶宛价格否定,价值归零,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在野党要不要量化总结一下台独口嗨「互不隶属」的真实价格损失?尽职计算一下,别只急着去美国向川普表忠。

表忠之后,也别不好意思公布川皇对台湾的最新估价。「价格观」时代来临,全民都应知晓最新算法。(作者为专栏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立陶宛 #价格 #川普 #价值观 #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