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教科书评价辛亥革命的最大成就,是推翻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此后无论是袁世凯的洪宪称帝,还是张勋復辟,最终都是快速失败收场,显示帝制在中国再无生存土壤。
民主政治也同样如此,第三波民主化曾席卷全球,但也经歷民主化回潮,一些国家没来得及完成民主巩固就又走回威权。但韩国显然属于完成民主化进程的国家,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威权与独裁再无生存土壤,即便总统尹锡悦宣布实施戒严,即便他和国防部长金龙显通过高中同学圈子提前在军方布局,但依然在短短6小时草草收场。
导致尹锡悦失败的核心原因,当然是全体韩国人民的抵制,其支持率暴跌至歷任总统最低就是明证,但在技术层面,最核心原因是军方的消极抵制,虽然他们无法抗命而不得不进入国会,但他们并未採取实质行动阻止韩国议员行使职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也是人民的一分子,也终将会以人民的身分重归社会。
这揭示了新兴民主国家的两个共存但截然对立的面向,一是政治人物依然存在动摇民主根基的权力衝动,戒严背后的独裁思维依然存在于政客们的脑海之中;二是民主自由的观念已经在韩国真正落地生根,全斗焕时代的政变操作再也不会上演,无论政客们如何利用权力和权谋。
权力的逻辑决定了政治人物很难根除独裁的衝动,但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可以限制这种衝动转化成现实,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民主共识,只有全体人民的集体力量,才能防范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
有意思的是,尹锡悦宣布戒严时所引述的诸多理由,也被很多民进党人深深认同,民进党如今也饱受朝小野大的掣肘之苦,一些民进党人的言论暴露了他们的民主不是人民作主,而是民进党作主。不过,台湾社会也不必太过担心,跟韩国类似,台湾其实已走完民主巩固的道路,歷经3次政党轮替的和平交接,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势力能够改变整个社会的民主共识。这其实就是民主的韧性之所在,纵使朝野吵吵闹闹,上演暴力抗争,但最多就是造成社会内耗,降低政治运转效率,并不会损及民主根基。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台湾社会就该为此沾沾自喜,韩国存在的对立面向台湾同样存在,前总统陈水扁站出来批评戒严的言论,但别忘了2007年大选末期,恰恰是陈水扁承认在慎重思考是否宣布戒严,彼时的背景是民进党选情不利,党内就有提出延后选举的想法。
由此可见,戒严的幽灵从来没有真正离开,在权力的诱惑下,千万不要对政治人物的道德操守抱有太多幻想,人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对民主的信仰和坚持。韩国的戒严闹剧是难得的机会教育,不仅是发布或留言支持尹锡悦的网路乡民,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自己心中是否也有支持戒严的一闪念,如果有,就该好好反思自己是否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或者忘记了自己也是人民的一分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