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一改竞选期间以关税威胁中国的敌意,主动示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他到华府参加总统就职大典,接着又推崇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重要性,相信两国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习近平是否接受川普邀情赴美参加典礼,大陆至今并未表态,但人民日报登出评论文章,肯定中美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并呼吁中美发挥互补优势,做大合作的蛋糕,强调「中美都是伟大的国家,中美合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美中可做大合作的蛋糕

21世纪美中两强,一个是面临霸权衰退危机的既存霸权,一个是追求民族復兴的崛起力量,很难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川普自认承受天命让美国再次伟大,习近平自命为引领中国面对百年变局、完成国家统一与民族復兴使命的领导人。不过,中美都面临重大的内部困境: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沉重,出现中等收入陷阱;美国受全球化影响社会矛盾激化,连年征战国力下降。两位领袖都必须先解决内政问题,都希望建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两国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大增。

十九世纪时,美国就曾经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英国。清末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后又代表清廷出使各国的蒲安臣,除推动「合作政策」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外,对于开拓近代中国的世界格局功不可没。八国联军后,中美合作利用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溢收部分,成立「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作育英才,为中国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传为佳话。

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伸出援手,共同对抗法西斯政权的入侵;20世纪「乒乓外交」开启中美新的大国关系,携手抗苏结束冷战;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与美国建构的全球化经贸体系不无关系。揆诸过往,中美两国不乏合作共赢的歷史经验。

而今世界面临更复杂的全球议题,从气候变迁、疾病管制、经贸互赖、犯罪打击到地缘衝突与人工智慧,无不需要中美大国的协调共治才能解决。更何况两国经贸深嵌、利益交错,即便经过川普后期到拜登政府的贸易战,中美每年的贸易额仍高达6000多亿美元,无怪乎有人形容中美像是抱在一起的两个拳击手,谁也摆脱不掉对方,也没有空间施展,更难以让对方一招毙命。

竞争性共存是最佳方案

美国不仅无法甩开中国,中国快速的崛起,让美国的政策选择空间越来越小。最近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坦承,拜登任内用尽浑身解数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终究是「白忙一场」。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国学者艾利森,巴黎奥运期间见到中国选手金牌数一度超越美国,不由感嘆中国已经是全方位崛起的霸权,如不想发生霸权争夺战争的悲剧,「竞争性共存」才是美国处理与中国关系的最佳方案。

此外,中国在太空科技、人工智能已与美国不相上下,在清洁能源方面更是领先群雄,中国的军力至少在亚洲也无人可出其右,更逐渐形成全球性的投射能力。更不用说,中国凭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基建能力通过「一带一路」与「南方国家」建立起紧密的关系,打造出强大的反包围的形势。美国无论在技术、军事、以及国际影响力都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中国快速崛起,美国认定中国取代俄罗斯成为美国霸权的挑战者,唯一具有改变世界秩序的竞争者。美中关系出现更多的对抗,而不是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求平衡。激烈的对抗,并有集团化的倾向,让世界濒临战争的边缘。

川普回归,随着他的人事任命与政策看法,慢慢呈现出与上一任期不同的川普,也与拜登有极大的不同,他将以经济为主,军事为辅;国内优先,国际置后;只谈交易与博弈,不讲民主价值意识形态。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大国关系,美国以战略收缩避免国际秩序失控,中国也面临新一波改革开放压力,以合作作为中美关系的基调应是可以预期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中国 #美国 #川普 #霸权 #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