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本周访台,不愧是当今高科技产业的超级销售员,他上窜下跳游走于世界,以独具一格的商业说帖(Pitches),不但令台湾政府刮目相看,更惊艷了台湾的高科技伺服器及半导体产业,也令全球广大股民为之疯狂。
在一波「仁来疯」的风潮下,黄仁勋说服了政府在高雄推动「主权AI」计划,并进一步启动「大南方新硅谷」方案,而各县市更竞相邀请辉达设立亚洲研究中心,甚至有业者出面呼吁,希望由辉达主导台经营多年但不可得「软硬整合」的方案,但台湾是否有足够的电来满足辉达,仍然是眾说纷纭的罗生门。
我们必须肯定黄仁勋的个人魅力及营销能力,在这跟生态环境「对着干」的智能产业(耗电、费水、法治伦理、ESG等),政府无知又无能,如何有效治理这一大乱摊子似乎已经是不可克服的障碍。
除此之外,黄仁勋的商人特质,不必也不需要在乎「天下己任、悲天悯人」的情怀。但由硅谷引领的智能技术在全球疯狂的扩散下,创造了多少的社会价值变迁、不确定性、负面效果,而黄仁勋以「台裔」之身感动了万千的台湾人,是真心想提升家乡的技术水准或是产业发展?还是以此为阶段性的工作,借此壮大自己呢?
事实上,无标准化、差别式AI是美国企业独有的特色,但过度强调运算速度并非生态之福,并有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根据商周的评论,美国AI的应用以商业及消费市场为主,因服务人工太贵,且制造体系落后:中国大陆以B2B为主,因制造体系普遍,应用的需求不同决定了AI的发展。举例来说,像LLM在美国是重中之重,而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则大陆领先,后者对中心算力需求不如边缘智能(Edge AI)紧廹,台湾IC设计公司在GPU,HBM方面落后,现在加码进攻小而分散的边缘智能,,比较适合亚洲市场!
同样的,中心算力的需求也和应用有关,辉达Blackwell主打可延伸算力中心。黄仁勋处处点火,希望藉此平台分散算力中心到全世界,他同时也看到了这个智能→智能电脑→智能手机, 小型化,地方化,小企业化的未来趋势,故积极打破美国大大数据厂商的算力垄断。总的来说,辉达除了必须面对美欧许多国家反垄断的控诉外,面对川普新政及台海局势不稳定,辉达快速成长的背后仍然存在相当的风险。
对台湾来说,2024年「仁来疯」风潮为台湾未来产业发展定了调。在赖政府的产业规划中,除了延续蔡政府「文青式」产业政策外,朗朗上口「创新经济、均衡台湾、包容成长」的教条却缺少了「牛肉」!信赖五大产业也只有虚幻的架构,实质内容完全看不到。而国科会主导的「主权Al」及「大南方新硅谷」计划,虽在政府「绝不缺电」的保证下,但仍然显得「前途坎坷!」而政府试图说服辉达黄仁勋在彰化设立数据中心的腹案,除廉价奉送台湾的土地资源及廉价的电力外,跟风辉达及黄仁勋台湾又得到了什么?
一个专业不足的政府,一心想靠口号来治国。台湾发展AI技术及产业,政府没信心、没方法、缺人才、缺策略及目标,就只剩下内宣、自嗨及意识形态,蹭「仁来疯」就真的就能解决台湾产业发展的问题吗?
(作者为阳明交通大学科管所退休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