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大陆央视春晚在武汉设立分场,其中一个节目演员们在街道跑步,依序跑过张自忠路、郝梦龄路、陈怀民路,最后跑向胜利街。这个片段在大陆网路引起热议,让许多年轻人首次了解三名国军抗日英雄的歷史。央视春晚向国军致敬,是拉近两岸人民歷史记忆与心灵距离的高招。
拉近两岸歷史记忆
央视春晚开播40多年来,一直是观察北京意识形态与政治宣传的重要窗口。1980年代大陆春晚邀请港台明星登台献艺,令外界嗅到改革开放的讯号,也是两岸民间交流破冰的歷史见证。过去10年间,春晚节目加强对北京治理政策的「置入性行销」,政治味道明显变浓,再加上大陆民间日益多元,近年春晚在网路上引起许多批评,被批「一年不如一年」。但春晚被赋予承载大陆官方话语的功能,每个编排、每句台词都是「政治正确」。
宏观来看,今年春晚的最大亮点是,主创意团队大多为40岁以下年轻人,无论是邀请的明星卡司、节目的风格,都意在争取年轻人认同,所以今年春晚的政治味为近十年最淡,回到「大联欢」的主旨,广受年轻世代的认同。武汉分会场向张自忠、郝梦龄、陈怀民三位国军抗日英雄致敬的一幕,虽然有宣传抗战胜利80周年的政治考量,但这样的考量,对联结两岸歷史记忆,显然是具有突破性的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尤其是央视这类最高位阶的「党媒」,一旦进入抗战语境,必然优先聚焦中共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作用,即便提及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也大多是一笔带过,或只是置于次要位置,这是中共官方的传统论述或宣传惯例。过去几年,虽有诸如《八佰》这类谱写淞沪会战等正面战场的大制作影片,包括復刻四行仓库升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经典画面,但该片上映过程歷经波折,一改再改,说明国军正面战场话题仍然敏感。
今年央视春晚在并未刻意凸显中共参与对日抗战,而藉由武汉分会场的三条路名,直接将三位国军英雄大名展示给亿万观眾,一改过往大陆官方宣传惯例。首先,这体现了大陆的歷史自信,官方不再压抑或淡化国军歷史,等于正视「1949年前的中华民国」也曾经具有团结中华民族抗战的价值,非如过去动辄将1949年前贬低为「旧中国」、「国民党反动派」。
正视中华民国意识
其次,自2023年前总统马英九率青年学子登陆参访以来,马英九在大陆许多行程都有追寻中华民国歷史遗迹,联结两岸共同记忆的意义,包括在南京总统府与青天白日满地红合影、在湖南拜谒忠烈祠、在广州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等。大陆官方或许开始意识到,中华民国意识也是中国意识,这就比10多年前胡锦涛曾提出「台湾意识不等同于台独意识」的论述,有望更往前迈进一步。
有趣的是,赖清德就职总统以来,虽然高分贝宣示反共、反统战,但论述上开始向「113年的中华民国」转移,赖政府在黄埔百年的相关文宣、歷史回顾中,也并未抹煞国军北伐、对日抗战的歷史。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赖总统应继续秉持中华民国史观,对国军抗战、团结民族的歷史地位予以正面肯定和隆重纪念,毕竟台湾仍有许多人并不认同「台湾是盟军抗日受害者」、「只有终战没有抗战」的观点,自诩多元社会,就该尊重异意。
同理,大陆从蛇年春晚致敬国军将领开始,应是两岸关系论述继往开来的开始。中华民族视角的《梅花》、《中华民国颂》等歌曲完完全全是爱中国、爱中华的名曲,在大陆早已失去「禁歌」意义,青天白日满地红当然也不该是「被屏蔽打码」的敏感记号,而是中国在台澎金马的另一种存在,可以成为台湾人民增进中国人认同,并与大陆人民共同迈向心灵契合终极统一的桥梁。
抗战胜利80周年,双方以中华民族作为最大公约数,缅怀共同的歷史、致敬共同的英雄,是两岸丢掉歷史包袱和政治恩怨、携手开创两岸永续和平的重要契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