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世界金门日」的活动,侨居香港的表哥叶克兢第一次随团来到金门。
我们虽是初次见面,却意外的倍感亲切,是割不断的血缘和对乡情的浓浓情感,紧紧将我们繫在一起,于是他几乎年年带着我的堂哥、表哥参加「香港金门同乡会」回来金门,我们特别有缘,他话匣子一打开,我们便天南地北的停不下来,表哥知道我和妹妹都在教育界服务,知道我们十分关心教育。
因此,他特别和我分享,说表嫂的祖父黄怡瓶,在老家也是出了名的为教育热情兴学,不遗余力!他不仅捐助中南、燕桂等小学,更独创明志小学,首倡创办华侨中学。
他特别传来2019年8月7日《海丝商报》以标题「这位侨领在南安捐建多所学校,当年就读不交钱还有补助」的报导,让我在纸上见识了充满教育爱的可敬华侨黄怡瓶先生。
这里叙述了黄怡瓶对教育的理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无罪,救国光荣。日寇可以摧残华侨的肉体,毁灭侨胞的财产,但丝毫也不能征服华侨的爱国忠心与奉献的热情。
黄怡瓶幼年丧父,因此,家境十分贫困,与寡母、弟妹相依为命。因生活的重压,少年时,即南渡印尼,谋求生计。最初在印尼泗水、玛琅等地当杂役,稍有积蓄之后,即自营「小巴杀」(即卖菜摊),自立创业,刻苦自励。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劳经营,到1940年代初期,他先后创办建丰油厂、建隆米厂、建南皮革厂等事业,成为一位有名望的实业家。
当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怡瓶更积极参加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组织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工作。担任印尼玛琅分会的主席,与陈嘉庚保持密切联繫,大量募捐款项及医药物资支援大陆抗日活动。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印尼,黄怡瓶曾因「抗日罪」被捕入狱,而他所经营的工厂则被接管,人员被解散,家业整个倾毁,幸好,在日本投降后获释,亲戚及朋友交相慰问。之后,黄怡瓶又继续经营发展粮油厂及皮革厂。
黄怡瓶第一次回国省亲,便慷慨解囊,热心捐助丰州中南小学、燕桂小学,第二次回国,更在其家乡顶堡村独资创办了明志小学,而且为了方便教师们的食宿,专门在自家房子盖起护厝楼,供他们吃住,并且负责全部经费。
1955年秋天,黄怡瓶受邀回国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看到大陆各方面建设才刚刚起步,他因此希望为家乡捐建一所中学。有了念头之后,他立即向当地的政府阐明自己的想法,并且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让学校建设更符合规划蓝图,他亲力亲为,不顾山高、路滑,常常亲自勘察地形,因为他认为:「这是泽被子孙的大事,马虎不得」。
陪伴在旁的妻子吴宣化,十分担心黄怡瓶的身体,她告诉黄怡瓶:「办学校,是好事,可是你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比从前,还是让家里的人帮你去办吧」。但是,黄怡瓶说:「其他人有其他人的事,我自己办,安心。」
可见黄怡瓶对教育的用心,经过多方考量,最后他亲自选定丰州狮子山东南麓坡地为校址,并且定校名为「福建私立南安华侨中学」。
1956年春天,黄怡瓶返回印尼后,立即发动海外侨胞协力办学,并全权委托吕敦村召集建校人才,做好基建准备工作。同时匯寄捐款,使建校工作顺利进行。1956年夏天,工程破土动工,南安华侨中学就此诞生。
1957年,由于长年奔波劳累,黄怡瓶不幸患上重病。弥留之际,他谆谆告诫家人:「一定要勉继我的志愿,全部完成华侨中学基建规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念念不忘的愿望,仍是兴办家乡学校的愿望。
黄怡瓶过世后,他的妻子吴宣化明白先生对教育的深深期望,因此,亲自率领子孙继续支持华侨中学各方面建设,并在校内捐建一座「育青礼堂」,完成先生心愿,还将二儿子黄和赞留在老家,负责小学和中学的日常运行。
表哥说最近表嫂的弟媳妇回南安老家,专程回到祖父创设的华侨中学深入了解学校的运作情形,而去(2024)年十一月,表哥、表嫂更结伴从香港回到南安,特别到祖父黄怡瓶先生夫妻坟前献花祭扫,表达对先辈的敬思与崇敬之心,特别传来照片分享。
表哥是我娘家小堂姑的大儿子,也是我的伯公陈焕武的外孙,而焕武伯公于1922年与金侨陈景兰、蔡嘉种共同筹组金门轮船公司,建造「金星轮」,为公益事业不遗余力!而我的表嫂其祖父黄怡瓶先生,则为办教育倾一生的心血,如此崇高的节操,其精神值得广为传扬,让教育心的种子到处挥洒,开出灿烂花朵。(陈秀竹/金门)
【徵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徵文」栏目,徵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歷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眾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