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赖清德现身2025台北国际书展开幕式,言及知识就是力量,买书、看书都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不仅如此,赖清德还以身作则,一口气採买48本书。然而,总统书单一经公布,舆论倒吸一口冷气,几部一看书名便知反中倾向的作品赫然在列。政治领导人的推荐书目并非仅仅反映个人的阅读偏好,也折射执政理念与政策动向,不能不察。赖清德如果真的心口如一愿加强两岸之间的对话交流,恐怕需要更新一下自己的书单。
《逃离中国:现代台湾的创伤、记忆与认同》、《为什么是台湾?中国领土完整的地缘政治理由》、《揭开中资渗透台湾的假面》?,赖清德属意的这几本书要么描写不同世代的外省人在台湾艰难地建立在地认同的集体努力,要么是渲染中共欲併吞台湾并非出于意识形态考量,而是基于数百年来中国领导人将台湾视为中国安全保障之枢纽的确信,要么是鼓吹抵抗中资入侵是一场攸关国家安全的攻防战,煽动一起关掉中资水龙头,全方位守护台湾。从中不难看出赖清德对大陆的疏离、戒备乃至敌视。
无独有偶,当时还是副总统的赖清德在参观2024台北国际书展时也购买了《再谈阿共打来怎么办:从乌克兰战场看台海局势》、《中国是怎么形成的:大歷史的速写》、《红色赌盘》等带有抗中或者抹黑大陆色彩的书籍。相较赖清德,蔡英文以爱读歷史书而着称,似乎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好,但细究她的书单,也不乏《大清帝国与中华的混迷》、《帝国暮色:鸦片战争与中国最后盛世的终结》等试图解构中华民族大一统叙事或者宣扬鸦片战争是中国咎由自取之类观点的作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英九。作为一些人眼中的台湾最后一个中国人,马英九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对中国歷史和文化情有独锺。在2011年的台北书展,马英九一共买了19本书,其中不仅有《宋美龄新传》、《民国旧报》等民国史作品,还有大陆知名作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代表作《千年一嘆》。在2015年和2016年的台北书展上,马英九先后採购了《被遗忘的盟友》、《郝柏村重返抗日战场》等抗战史书籍。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交流热络与台湾领导人对大陆理性友善的认知密不可分,书单只是管中窥豹。
有人说: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赖清德拒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念兹在兹两岸互不隶属,多次指控大陆併吞台湾的野心不在于追求领土完整,而是想要在西太平洋或国际上成就霸权,甚至将两岸经贸脱鉤断链做为自己的政绩到处宣传,在在证明他的阅读取向与实际政策偏好是吻合的,那就是远中、仇中与抗中。
在年后开工第一天参加大陆台商联谊活动时,赖清德重弹两岸交流对话的老调,遭大陆讽刺说一套做一套。赖清德如果真的想重启两岸沟通互动,就不能不树立起正确的中国(大陆)观,那不妨就从调整书单开始,多读一些客观介绍和分析中国歷史演进、大陆改革开放和北京对台政策的书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