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预算删减案纷扰持续,首长轮番上场、喊穷喊苦,向总统输诚。环境部彭部长不落人后,表示因为今年度环境部经费被删减不少,第三期温室气体阶段管制目标(2026至2030)所订,2030年减量28±2%的目标,应该不会多减,而是少减5%(13.3百万吨)。
彭部长如果不是太高估「环境部门」(主要为废水、废弃物管理)的减碳努力,就是公然说谎,因为环境部门碳排仅有2.6百万吨,是六大部门最少,仅占总碳排1.2%。而最主要减量部门,一直都是能源、制造部门,环境部一年之预算删减何以让5年期的阶段管制目标大减5%以上,愿闻其详。
事实上,目前极有限的减碳绩效,几乎都是再生能源、煤转气贡献,让「电力排放系数阶段目标」从第1期每度0.517公斤碳降至第3期0.319公斤碳(降低38%)所致。其他过去十年,数以百计、生花妙笔,难以量测、报告与验证的减量计画,包含各部门所提之「年度减量行动方案成果报告」,均没有对应减量绩效,是否有实益,本就不清不楚。环境部就算想藉此诉苦,恐怕也提不出数据,只能逞口舌之快,欺人民于无知。
以环境部成果报告为例,环境部门评量指标,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型二级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比例,与掩埋场进行沼气回收发电比例,评量指标究竟减量多少,根本没有公开。洋洋洒洒的减量行动方案执行总表,碳资讯亦付之阙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膝盖想」,减量计画当然要问减量绩效与成本,但政府却用非常迂迴,作文比赛般的华丽文藻来搪塞,达到有公开,却什么都没揭露的境界,令人嘆为观止。这样不愿面对政策绩效、不重视承诺、没有诚信的旧政治遗毒,若无法彻底根除,第三期阶段管制目标必将失败,再次陷入第一、二期无法达标,原因不明且无从究责的窘境。
犹记彭部长上任之初,强调创新、公开透明,力推环境部数位转型,数据分析能力,而这些期望,仍难落实于气候政策。有具体绩效之减量尚且如此,更抽象的调适政策,更是难以评价,并充斥着新瓶装旧酒、鱼目混珠的搪塞计画,虚耗迈向净零的有限时间与精力。
去年底,美国眾议院提交一份超过1500页,价值380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案,要胁参议院立刻通过,以避免政府关门。马斯克领衔的「政府效率部」以先进AI工具,精简报告书至100多页,并删除许多浪费计画而传为美谈。
总预算删减是危机,也应当视为转机。在经费删减情况上,如何坚定净零路径、维持施政之品质,以善尽公仆职责?可否藉此痛定思痛,检视无实益、务虚、浮夸,不符合成本效益,或根本不需要的减量或调适政策?环境部应该先「正己」才能「化人」,必须「尽己」才能「服人」。(作者谢英士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佾展为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