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川普总统就职大典举世嘱目,风光一时。现在眾人嘱目的已不是看热闹,而是他实际在做些什么。
正像卖药的江湖郎中,第一招是「声要猛」。他的吼声果然很猛,他开口要併吞巴拿马运河,夺取格陵兰。继之,他又狂言要併吞加拿大、墨西哥做为美国的州。后来也雷大雨小蜕变为关税之争,而草草收场。
川普的内阁诸多反华政治人物,但最有影响力的马斯克则是亲华。川普当选后,对中国立即由强硬转为中道。其实际运作自是商人的「竞合」路线。「竞合」一词是日文,词意是「竞争合作 Co-competition」,即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走竞合的路线,此一策略在商业上早就普遍使用,也促成了诸多商业的成功。川普以成功商人入主白宫,他使用此一策略于外交,自不意外。竞合是在商言商,没有明确的「是非」原则。
为世界和平长远着想,今后美中二强争争吵吵是必然的。但决裂是意味世界的大溃堤,是绝对要避免的。因此,国际政治走向竞合也许并不是坏事。美国在很多方面仍略胜中国一筹,但川普的「美国再伟大」明在展示霸气,实际上,中国的反应只泰然处之,是适当的。
回溯中美两国歷史,一老一少。中国有文字的歷史就有三千余年。美国建国于1776年,歷史只二百余年,却只有16年没战事。显现了国鸟秃鹰的好斗性,中国则仍像漫步山岭的熊猫,依然故我。
我初到华府,在白宫当顾问医师,就有印地安人领袖敏斯常来找我。我们都瞭解美洲曾有近2亿印地安人,终将完全消失,那时影星马龙白兰度也是敏斯的好友,他提到大多数美国白人对屠杀印地安人没一点歉疚,好莱坞的西部武侠罪恶深重。
华人虽是后来者,却不是侵略者,只是来打工谋生。1869美国东西横贯大陆铁路的兴建,使美国在经济上得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然而美国150年来,从不提这铁路与华人相关,直至川普首任总统时,任命了华裔赵小兰女士为交通部长,赵部长在此铁路150周年庆典祝辞才提到,铁路建筑工人华工占了91%,此铁横跨了广大沙漠,越过高山峻岭。
在那时代,诚如公司一位董事所述,只有3500年前,就能建造万里长城的华族才能承受艰苦卓绝,完成这伟大的世纪工程,华工是铁路公司到广东、福建招募的。
二次大战前后,中美有密切连繫互助,史载颇多。我有位好友白兰德女土,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她就任职秘书,直至罗斯福逝世,她说的很多事,包括麦帅到白宫坚持要求助中抗日,诸多歷史不会被记载,或记载得很轻淡,她都记忆清晰。
1942年春天,罗斯福总统看了一则报导蒋宋美龄在南美演说。总统告诉她,美国一定要协助中国抵挡日本入侵,能不能请蒋夫人私下到白宫一谈?为了守密,由他安排空军一号总统座机去接蒋夫人。此次访美就住到白宫,但不为外人知。1943年记载的蒋夫人应是第次二访美,为了证实此史实,我也从空军一号飞行官的「回忆录」,证实了这段中美友谊秘史。
早在清末,中国首批120名小留学生就到美国,但不久清大臣认为美国是伤风败俗之邦,要求所有留学生回国,完成学业只有4位,其中一位是詹天佑,成为中国铁路之父。
只从歷史来看,美中显然合则两利,但现代世局,随现代科技已使两国不再是隔洋遥相望,而是怒目相对,两强因而随时可引出争端,衝突也一触即发。还有一项极不利于中美和洽的因素,就是美国有眾多反华的华裔美国人,他们是在中国受到政治迫害而流亡,他们在美国艰辛奋斗而卓然有成,因而对美国反中的倾向有相当影响。这仇结确有其因果,但无论如何,为了使世界和平迈进,大家仍要往前看。
半世纪来,台湾外交一直执着于「倚美抗中」,今后也必须重新慎研外交途径,依竞合准则,川普为美国利益,当然也可能因须「友中」,而将台湾只当一枚可牺牲的棋子。
川普当然要台积电转移到美国,反正好的东西美国都要。当台湾掏空了,美国也就不必再费心保护台湾了。因此,台湾不宜认为顺从美国,就会永久维护美台关系。
台湾向美军购是至重一环,然而近年来中国显然不重视了。为什么?可能是中方有「大关刀」,就不介意台方买到「小刀」。台湾的军购,诸如「交款可不交货」,早已是国际笑话了。台湾当局宜委托美国公正独立的智库,考核军购的「货真价实」及其花大钱有否符合成本效益?至少要符合「竞合」之道。
台海几乎被公认将战火漫延,期待各方可在此「竞合」中,能匯入和平的潮流。
(作者为前立法委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