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立法院开议第1天,吴春城辞去民眾党不分区立委。辞职的原因咸信与他就任立委以来力推「壮世代」法案有关,因为他在未当立委之前已经将「壮世代」注册为商标,并有家族亲属开设公司推展相关业务,外界批评他领衔立法的《壮世代政策与产业发展促进法》(简称《壮促法》)有自肥之嫌,即便他已辞去立委,民进党籍民意代表仍猛追狠打。
5天以来「壮世代」的声量逐渐平息,议题也将冷却,我担心这个针对台湾逐步迈入高龄化社会而未雨绸缪的法案也跟着消声灭迹,如同西谚所说:「倒洗澡水,连同婴儿也倒掉了」。
如同眾多已开发国家的人口趋势,我国已经步入高龄化国家。目前台湾2340万人口中老于65岁的老年人口有450万,而幼年人口只有274万。持续的高龄化与少子化趋势将衝击我国教育、国防、劳动与经济各个面向,导致国安危机。
有工作能力的青壮人口(15~64岁)抚养老幼的负担愈来愈沉重。以青壮工作人口当成分母,老年人口当分子,目前每3.6人照顾1个老人,5年后变为2.7,到了2050年只剩1.4人。相对于其他已开发国家,台湾的人口问题更为严峻,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先例可供参考,我们站在超高龄社会海啸衝击的第1排。
立法院上会期通过的《壮促法》就是要处理这个问题。「壮世代」是指55岁以上具有工作能力及意愿的国民,简称55+,目前指涉的是台湾战后婴儿潮的3、4、5年级生,年龄约在50至70多岁。《壮促法》是要让各部会有政策与经费协助55+世代顺利展开健康及有生产力的「第三人生」,例如学校开设「建构第三人生」的相关课程,让壮世代能延长工作年限,也因而降低青壮人口的负担。
如同美国学者艾兹拉提2014年出版的《晚退休时代》所鼓吹,建构理想的高龄社会有个关键,就是需要提前30年布局,为婴儿潮世代规画好下一步。
已开发社会的医疗进步,婴儿潮的人愈来愈长寿,而他们的子女愈来愈忙,全值妈妈愈来愈少。值此AI时代来临,未来同事是机器人,看护也是机器人,超长寿世代的人必须再学习,学新技术、增长新知识,也转换心态。因此,终生教育不再是打发时间的社区大学,而是进步国家为解决人口问题的必要方案,也是增加社会生产力与韧性的重要措施。
吴春城立委已辞职,他推动的壮世代理念不应就此成为绝响,朝野应继续在这条「壮大55+」的道路上稳妥前行。(作者为逢甲大学讲座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